导读: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在医院接受诊疗期间,需要进行伙食消费,而由相关责任人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该项费用进行的赔偿。住院伙食补助费的发生与道路交通事故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是事故责任的内容之一,应当予以赔偿。
一、医疗赔偿中的住院伙食补助费计算方法
1. 住院伙食补助费的定义
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指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受害人在接受医院治疗期间需要支付的伙食费用,由相关责任方根据一定标准进行赔偿。住院伙食补助费与道路交通事故直接相关,是赔偿责任的一部分,应予以赔偿。
2. 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计算公式
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计算可参考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如果受害人确实需要到外地治疗,由于客观原因无法住院,那么受害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中合理部分应予以赔偿。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计算主要以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为依据。交通事故发生地指的是交通事故发生所在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住院伙食费的赔偿仅限于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只要交通事故受害人确实需要住院治疗或抢救,无论住院时间多长,都应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如下: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 = 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 × 住院天数
二、如何提出医疗赔偿请求
1. 医药治疗费的赔偿
一般情况下,医药治疗费的赔偿应基于所在地治疗医院提供的诊断证明以及医药费、治疗费和住院费的单据或病历、处方等材料进行认定。
2. 需要时可以委托法医进行鉴定
所在地治疗医院一般指距离受害人住所或侵权行为发生地较近的医院。
3. 多个医院治疗的情况
如果受害人先后到多个距离基本相等的医院治疗,一般应认定最先就诊的医疗费用为准,但排除了该医院的治疗失误或其他特殊情况。未经医务部门批准而擅自选择另外的医院治疗的费用,一般不予赔偿。
4. 重复检查费用的认定
如果受害人在同一科室进行了重复检查并得出相同结果,原则上仅认定首次检查的费用,但如果治疗医院确实需要再次进行检查,则除外。如果检查结果不一致,那么在确诊之前进行的检查费用都应予以认定。如果受害人自行购买与损害无关的药品或治疗其他疾病,这些费用不予赔偿。
三、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
1. 医疗费
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计算,并提供相应凭证进行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的医疗费用。如果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按照基本医疗费用进行支付。
2. 误工费
如果患者有固定收入,根据因误工而减少的固定收入进行计算。对于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情况,按照3倍进行计算。如果患者没有固定收入,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3. 住院伙食补助费
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进行计算。
4. 陪护费
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5. 残疾生活补助费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进行计算。从确定残疾月份起,最长赔偿期限为30年。但是,对于60周岁以上的患者,赔偿期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患者,赔偿期限不超过5年。
6. 残疾用具费
如果因为残疾需要配备补偿性功能器具,可以凭医疗机构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进行计算。医疗赔偿中住院伙食补助费的相关法律依据: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如实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