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时,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医院在手术前会要求手术执行人的直系亲属签署手术风险告知书。然而,如果医院故意或医生个人重大过失导致了医疗事故,该风险告知书将无效。
如果医院的过错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医院需要进行相应的赔偿。如果双方对该医疗事故有争议,我们可以在了解该医疗事故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影响一年内,以书面形式向医院所在地的卫生部门申请处理。申请书应详细说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事故事实和需要调解的相关事项。但前提是在申请之前必须确定患者身体健康受到的影响是由该治疗引起的,并且双方都确认该事件为医疗事故,只是对赔偿金额有争议,才能向医院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调解。医疗事故的调解必须是病人和医院自愿,并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调解结果需双方同意,卫生部门无权强制执行。
如果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或发生二级以上的事故,医院所在地的卫生部门在收到患者家属方或医院方的调解申请书后,应在七天内将该医疗事故的相关事项移交给上级卫生部门处理。如果在卫生部门调解过程中成功达成赔偿金额,双方签署了卫生部门的调解书,但其中一方后悔,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调解书将无效,卫生行政部门也不会进行二次调解。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事故的赔偿方式,包括协商、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处理申请和民事诉讼三种途径。赔偿数额考虑因素包括医疗事故等级、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状况。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等。参与处理的患者近亲属的费用也按照规定进行计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护士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该条例进行调解,考虑医疗事故等级、过失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若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