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规定,证监会办公厅负责接收申报材料,并进行形式审查。申报材料包括一份原件和两份复印件的书面材料,以及电子版。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负责接收受理处转来的申报材料,并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或发出补正通知。如果需要上市公司提供书面解释和说明,上市公司及独立财务顾问需在收到补正通知书后的30个工作日内提供书面回复意见。如果逾期未能提供完整合规的回复意见,上市公司应在到期日的次日公告该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情况和未能及时提供回复意见的原因。
收到上市公司的补正回复后,证监会上市部应在2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出具书面通知。受理后,涉及发行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将适用《证券法》中有关审核期限的规定。
为确保审核人员独立完成对申报材料的审核,证监会上市部实行“静默期”制度,即自接收材料至反馈意见发出期间,不接待申报人的来访。
证监会上市部的并购一处和并购二处将分别对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法律问题和财务问题进行审核,并形成初审报告提交部门专题会进行复核。经专题会研究后,将形成反馈意见。
在发出反馈意见后,申报人和中介机构可以与证监会上市部进行当面问询沟通,就反馈意见中的问题进行讨论。问询沟通将由并购一处和并购二处的两名以上审核员参加。根据相关规定,如果证监会认定上市公司的交易申请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将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如果在审核期间提出反馈意见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书面解释和说明,上市公司应在收到反馈意见后的30天内提供书面回复意见,独立财务顾问应配合上市公司提供书面回复意见。如果逾期未能提供回复意见,上市公司应在到期日的次日公告该交易的进展情况和未能及时提供回复意见的原因。
如果上市公司和独立财务顾问及其他中介机构提交完整合规的反馈回复,并不需要提交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上市部将进行审结核准或不予核准。如果上市公司未提交完整合规的反馈回复,或在反馈期间发生其他需要进一步解释或说明的事项,证监会上市部可以再次发出反馈意见。
如果根据相关规定需要提交并购重组委审议的,证监会上市部将安排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进行审议。具体审议程序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经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表决通过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证监会上市部将以部门函的形式向上市公司出具并购重组委反馈意见。上市公司应将落实重组委意见的完整合规回复上报证监会上市部。如果落实重组委意见完整合规,将予以审结,并向上市公司出具相关批准文件。
如果并购重组委否决方案,将予以审结,并向上市公司出具不予批准文件。同时,证监会上市部将以部门函的形式向上市公司出具并购重组委反馈意见。如果上市公司拟重新上报,应召开董事会或股东大会进行表决。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流程包括申报接收和受理程序、审核程序、反馈和反馈回复程序、审结程序。经过一系列的审核和审议,最终需要董事会或股东大会表决通过。这一流程的目的在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
公司成立后,发起人的定义及与股东的关系。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发起人的定义,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台湾观点以是否签名盖章于章程作为发起人标准,我国大陆则强调发起人在发起人协议上的签名及实际参与公司设立行为。同时,对于发起人的法律关系,需要考虑保护交易安全,
原始股的相关知识。原始股是公司上市前发行的股票,在中国被视为盈利机会。购买原始股需注意承销商资格、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股票用途、企业负债情况、溢价发售比例和预测分红股利等方面。投资者应避免集中投放,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来减少风险。
企业法人章程的要求和内容,包括章程应包含的基本事项和联营企业法人的特定内容。还介绍了某一研究院型企业的基本情况、宗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组织和管理机构以及职工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情况。
公司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资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发起人的资格多样化,包括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等,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和一些金融机构不能作为其他行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这样的规定旨在促进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符合国情和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