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的批复》,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不过,以下情形应当认为无效:
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职工集资的情形。
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的情形。
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的情形。
企业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的情形。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还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款案件的若干意见》中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当个人借款给企业时,双方应当订立借款合同。然而,仅仅依靠借条是不够的,需要关注更多的条款设定以避免风险。
借款合同应明确还款期限。如果借款到期不能收回,出借人应在到期之日起两年内提起诉讼或发函催告,否则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将不再保护。
对于没有明确还款期限的借款,出借人可以随时要求偿还。然而,如果在发出要求偿还通知后到期仍未收回借款,出借人也应在两年内提起诉讼或再次发函催告,以避免超过诉讼时效。
借款一般通过现金直接交付或银行支付两种形式交付,需要在合同中明确写明。建议采用银行支付形式,以保留支付的凭据。小额借款(十万以下)可以用现金直接交付,但应要求借款方开具收条,或在合同中明确签订合同即确认已收到款项,不再另开收条。
在某些借贷案件中,虽然出借方提供了借款合同,但借款方否认收到借款,而双方在交付时又没有开具收条,这将导致无法收回借款的风险。
同样,在另一种借贷案件中,出借方提供了汇款凭证,但没有签订借款合同,借款方声称此款是赠与而非借款,出借方又无法提供其他证据证明是借款,最终也未能顺利收回借款。
首先,借款合同中应明确利率标准。利率标准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其次,利息不能并入本金计算复利,也不能在借款时预先将利息在本金中扣除。
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利率标准,出借人与借款人发生争议时,一般按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但如果个人与个人之间借款没有明确是否收取利息,则按照无息借款处理)。
借款合同中应注意约定一个对于出借人方便的管辖法院。如果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按照合同履行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的原则,出借人有可能需要长途跋涉到借款人住所地去打官司,非常费时费力。
借款合同中,出借人应尽量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特别是在个人向公司借款时,为了避免空壳公司陷阱,应要求公司股东以个人身份提供担保。建议约定为保证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即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时出借人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偿还,而避免约定为一般保证,即仅约定当借款人不能偿还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一般保证的条件下,出借人必须先起诉借款人,在借款人没有财产可供偿还时才能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借款到期时,借款人未偿还借款,出借人与借款人双方未征求保证人同意而重新对偿还期限或利率达成协议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有时候,借款人可能提供房产、车辆、股权、产品等作为借款的担保。对于房产、股权,需要办理登记担保才能生效。对于车辆、产品等动产,出借人也要实际占有,否则无法起到担保的作用。
在为借款提供抵押的合同条款中,如果双方约定借款到期无法偿还时,抵押物归出借人所有,这样的条款是无效的。因为法律认为该条款与设立抵押的目的相悖,并且容易导致价值转移失衡,损害借款人的利益。
银行短期贷款的形式及其特点。短期贷款主要包括经营周转借款、临时借款等七种形式。短期贷款的特点在于期限短、风险小、利率低,可以根据企业需求灵活安排,但需要保证资产流动性并无法满足长期资金需求。
民营企业的债权融资方式,包括私人信用借款、商业信用、租赁、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和利用外资等六种方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债务结构,并随时调整。
工商企业的短期借款类型及核算方法。其中包括经营周转借款、临时借款、结算借款、票据贴现借款、卖方信贷、预购定金借款和专项储备借款等类型。文章还涉及短期借款的核算,包括取得借款、借款利息和归还借款的核算方法。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和协议约定进行借款和还款,
借款合同的相关内容。借款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约定一方转让货币所有权给另一方,并在一定期限内返还的协议。合同可公证,律师解答了关于公证的细节。借款合同涉及贷款方必须是国家金融机构,借款方一般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合同必须符合国家信贷计划,标的为人民币和外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