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 > 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不可以继承吗?

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不可以继承吗?

时间:2022-10-28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5310
导读: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继承,但是也有着一定的限制。比如说,如果是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继承,那么继承人只能继承原合作作品权利人的一部分著作财产权,并且著作财产权有着一定的期限,著作权的继承人只能在有效期内享有著作权。

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继承吗?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可以继承。具体来说,作品的稿酬、出版、改编、上演所得的报酬等属于财产权利,可以作为遗产并由继承人继承。然而,如果著作权人是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则其财产权利不属于个人,也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

遗产中的公民著作权财产权

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留下的合法个人财产,其中包括公民著作权和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因此,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属于遗产的范围,继承人有权继承。

然而,当著作权人是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时,其财产权利并不属于公民个人,也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

著作权继承的注意事项

1. 不宜分割著作权

著作权与一般财产权存在明显区别,其中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不可分割。例如,一部作品只有通过行使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等权利,才能获得稿酬和其他经济利益。因此,在作为遗产继承时,不宜对著作权进行分割。如果继承人有多人,可以通过折价、共有或给予补偿等方式处理。

2. 人身权利一般不能继承

根据法律规定,著作权人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有权利或义务保护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这些人身权利在作者死后不得侵犯,旨在保护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免受他人侵犯。这些人身权利并不带来实质利益,因此不存在继承问题。

3. 合作作品中的继承问题

如果合作作者之一去世后,其享有的合作作品使用权和报酬权无人继承或受遗赠,这部分权利将归其他合作作者享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人继承或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但著作权法对此作出了特殊规定,以维护其他合作作者的利益。因此,其他合作作者所获得的这部分财产权利属于共同财产。

4.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责任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作者死亡后,其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保护。如果著作权无人继承或受遗赠,这些人身权利将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保护。

5. 未发表作品的处理

对于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其发表权可以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在作者死后50年内行使。如果没有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发表权将由作品的合法所有人行使。然而,如果作者明确表示不得发表,则在该作品的保护期内不得发表。此外,他人不得删除或更改作者在作品上的署名,未经作者授权,他人也不能行使作品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结论

著作权利人享有的著作权分为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两类。在著作权利人死后,只有著作财产权可以继承,而著作人身权不可继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著作权转让的法律意义

    著作权转让的法律意义。著作权转让是著作权人将全部或部分财产权移交给他人的法律行为,包括买卖、互易、赠与或遗赠等方式。转让后,转让人丧失权利,受让人成为新的著作权人,转让需书面合同或其他法律形式完成,并可能需履行登记手续。此外,转让必须是权能完整的财产

  •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应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种类、专有/非专有使用权、使用地域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在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时,双方应明确转让的权利范围和具体内容,确保著作财产

  • 图片著作权人的界定及相关权利

    图片著作权的界定及相关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财产权等。同时,也介绍了图片侵权的界定,如未经许可发表、署名、篡改、使用等行为可认定为侵权。我国著作权法确认了这些权利,但未规定追续权,而这对于图片著作权人而言十分重要。

  • 未经同意转载属于网络侵权吗?

    未经同意转载是否属于网络侵权的问题。任何未经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都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国务院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加以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需具备侵权事实、行为违法性、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三个条件。权利人可以根据条例

  • 公证遗产的范围
  •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人身权
  • 电台播放歌曲是否构成侵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