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与特定的人身相联系的权利。这些权利不会因著作人的死亡而消失,因此受到法律的永久保护,没有时间的限制。发表权的保护期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相同。
根据作品的性质和著作权主体的不同,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规定如下:
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保护期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是,如果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是,如果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对于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这里的作者“身份不明”,多指作品以假名、笔名、化名或者未署名发表,难以确定作者身份的情况。如果在50年内确定了作者,则其著作权的保护期按照上述规定。
软件开发者的开发者身份权保护期不受限制。软件著作权的其他权利保护期为25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25年的12月31日。保护期满前,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向软件登记机关申请续展25年,但保护期最长不超过50年。在著作权人主体发生合法变更时,不改变相应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在软件著作权转让时,转让方应在转让合同正式签订后3个月内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备案,以对抗第三方的侵权活动。当软件著作权人没有合法继承者时,除开发者身份权外,有关软件的其他权利在保护期满之前进入公有领域。软件所有人应向软件登记机构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证明文件是软件著作权有效或者登记申请文件中所述事实确定的初步证明。
综上所述,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规定。人身权利永久保护,而财产权利存在法定期限。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应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种类、专有/非专有使用权、使用地域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在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时,双方应明确转让的权利范围和具体内容,确保著作财产
未经授权的翻译是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的规定,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之一,未经作者授权不得随意翻译。著作权人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翻译权在内,并受到法律保护。
未经同意转载是否属于网络侵权的问题。任何未经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都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国务院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加以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需具备侵权事实、行为违法性、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三个条件。权利人可以根据条例
电台播放歌曲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表演者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现场表演直播和录音录像等权利,电台未经许可擅自播放歌曲侵犯了表演者的权利。同时,歌曲的版权分为词和曲两部分,使用歌曲需向词作者和曲作者支付版权费用。除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