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如果零售商明知商品侵犯了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仍然销售,那么零售商就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商标侵权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情况。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情况。
在销售侵权商品案件中,如何认定零售商明知是侵权商品呢?以下是一些认定标准:
零售商知道自己销售的商品上的注册商标被涂改、调换或覆盖。
零售商曾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而受到过行政处罚或承担过民事责任,并且又销售同一种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零售商是伪造、涂改商标注册人授权文件或知道该文件被伪造、涂改的。
零售商曾被有关部门或消费者告知所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零售商销售商品的进价和质量明显低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商品。
零售商从非正常渠道取得商品后进行销售。
根据零售商本人的经验和知识,明知自己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除以上情况外,还有其他能够推定零售商知道是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情形。
综上所述,零售商在商标侵权案件中是否有责任取决于其是否知情。例如,如果零售商知道自己销售的商品上的注册商标被覆盖或涂改,仍然进行销售,那么就构成侵权。在商标侵权案件中,通常需要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
销售假冒商标的定罪标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构成商标侵权罪的要件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情节严重等。对于不同情节,法律有相应的刑罚和处罚形式,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单位犯罪也有相应处罚规定。
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确定了商标注册申请的先后顺序原则及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初步审定公告以申请在先为原则,商标注册申请会依据不同情况处理。同时,介绍了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两种形式,详细解释了这两种方式的概念及具体实
商标异议程序与合法权益的关系。商标异议程序允许社会公众发表意见,形成社会监督,保护合法权益。任何主体在商标初步审定公告三个月内可提出异议,并需满足一定条件。国内企业或个人可直接办理异议,外国企业或个人则需通过代理组织。异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提前或
商标撤销的程序和规定。包括商标的撤销流程、撤销商标的条件及时限要求、注册商标撤销后的影响等。商标撤销是基于国家商标法和相关规定的程序,撤销原因涉及违反商标法行为、注册商标成为通用名称、连续不使用等。撤销注册商标后,影响仅限于部分指定商品,原有商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