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专利侵权赔偿数额应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非法收益来确定。如果无法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侵权人的利益,可以参考合理的专利使用费倍数进行确定。然而,由于该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实施起来并不简单。
(1) 实际损失:根据实际情况计算,例如被侵权产品的减少量与合理利润的乘积。
(2) 非法收益:根据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额乘以每个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进行计算。对于侵权行为完全以侵权为基础的,可以计算其销售利润。
赔偿数额可根据专利许可使用费确定,一般不超过专利许可使用费的三倍。然而,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侵权人的收益和被侵权人的损失都难以确定。
一般的方法包括:
如果外观设计侵权指控与产品本身有关,例如电脑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可以将导致销售减少的专利产品的权利人或被告的营业利润作为侵权赔偿金额。
如果被指控的侵权产品涉及包装设计,例如侵犯了外观设计专利权,可以利用饮料包装瓶的产品,并将销售利润下降或设计包装产品销售的利润作为侵权赔偿的依据。
对于未实现专利的权利人,即既没有实际实现自己的专利,也没有授权他人实施的情况,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专利没有实际实现,涉嫌侵权未给专利权人带来实际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侵犯他人专利权属于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数额的确定需要首先明确对方的实际损失,然后根据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如果无法明确实际损失,可以根据获利程度来判断赔偿数额。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引起的专利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包括签订专利权许可协议合法化行为;若协商无果,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起诉至法院,由法院审理判决;此外,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还可以向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请求处理,如认定侵权行为并责令
外观专利证书的申请流程。在申请阶段,需提交请求书、图片或照片等文件;审查阶段,审查员会针对形式问题和专利保护范围进行审查;授权阶段则包括缴纳费用和获得专利证书等步骤。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渭南市某某电子有限公司起诉西安某某有限公司侵犯专利权的案件。原告提出了诉讼请求,要求立即停止侵犯其专利的行为,并停止制造、销售专利侵权产品,赔偿损失并承担诉讼费用。起诉理由包括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等侵权行为。
专利申请流程的相关解读。申请人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并交纳费用,专利局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合格后授予专利权。在此过程中,申请人可撤回申请或修改申请文件,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最后,申请人需办理登记手续并缴纳相关费用,才能获得专利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