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优先权和保护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专利优先权是指在某国首次提出专利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又在中国以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专利申请人享有的权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后续申请的专利申请日期将以第一次申请的日期作为其申请日。专利优先权的目的在于排除其他国家的抄袭行为,使申请人能够抢先提出申请并有可能获得注册。
专利优先权的计算方式有两种:
例如,根据专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专利权的期限从申请日起计算。而外国优先权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应在十二个月内提出,起算日为在外国首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优先权日)起计算。另外,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审查员指定申请人陈述意见或修改申请的期限是从推定申请人收到审查意见通知书之日起计算;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人办理登记手续的期限是从推定申请人收到授予专利权通知之日起计算。
专利优先权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
专利优先权可以鼓励发明人及时申请专利。发明人一旦有了发明创造,就可以及时申请专利,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发明人的积极性,并更充分地体现了我国专利法中的“在先申请”原则。如果过晚申请专利,将很容易被他人抢先申请。此外,一些专利技术窃贼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技术成果,抢先申请专利,甚至反过来控告真正的发明人。
专利优先权的期限为12个月,这要求发明人必须在首次申请之后的12个月内对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进行完善和改进。许多人在首次申请后,将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安排在优先权期限届满之前,这正是专利优先权制度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申请专利权需要向相关机关提交申请登记书和相关材料,并且并不是永久有效。保护期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而定,具体期限根据专利类型和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异。
外国专利与自主研发技术的侵权问题,涉及专利保护的地域性、专利申请的要求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对于外国专利未在中国申请的情况,申请人可提出专利申请但需证明技术创新;若外国人已在中国申请专利,则国内生产相同产品可能侵权。申请专利的技术需具备新颖性、
专利申请被驳回后的复审时间问题。依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人对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通知起三个月内请求复审。复审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专利复审委员会负责,并会在复审后作出决定。若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仍不服,可在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所谓本国优先权是指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专利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申请时未提出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或者在三个月内未提交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个人申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