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专利法 > 专利申请 > 法律规定贴布可以申请专利吗?

法律规定贴布可以申请专利吗?

时间:2023-05-18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7132
导读:法律规定贴布可以申请专利。只要符合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专利权的条件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专利权是需要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的。然后向这些材料提交给相关的机关来对此进行一定的审查。

一、法律规定贴布可以申请专利吗?

法律规定贴布可以申请专利。

1、申请省级专利资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须向同级知识产权局(科技局)提交下列材料:

(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处受理专利申请的受理通知书复印件一份,缴纳费用的收据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原件经所属县级知识产权局(科技局)核对后返还申请人;

(二)个人申请的,须提交本人户口本复印件一份;

(三)单位申请的,须提交企业营业执照、事业法人登记证或社团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一份;

(四)申请人为单位,缴纳费用收据原件已报销入账的,须提供本单位出具的证明及缴纳费用收据复印件各一份:

(五)申请国外专利的,需提供我省涉外专利代理机构代理的相关材料。

2、市、县知识产权局(科技局)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对本地区的资助资金项目进行审核、汇总,并由各省辖市知识产权局、财政局签署意见后,制作本市《申报省级专利资助项目汇总表》一份(见附件2),于每年5月30日前报省知识产权局。

3、省知识产权局负责对各市申报的资助项目进行审核,并会同省财政厅下达资助经费。

二、申请专利的费用能入研发费吗

如果尚不确定是否能申请成功,可记入管理费用; 如果已经确定能申请成功,可记入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三、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1、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内容

在会计核算上,可以在研发费用列支的项目主要包括:

(一)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二)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三)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四)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五)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要申请专利的话,肯定是需要提交跟专利有关的书面方面的材料之后,再对此进行进行处理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是否符合我们国家授予专利权的条件。这是需要根据当事人所提交的证据材料,还有就是《专利法》当中的规定来进行判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申请境外专利,申请人申请境外专利有哪些途径

    申请境外专利的不同途径。包括巴黎公约途径、PCT途径、港澳台特别途径以及通过国际专利组织途径等。巴黎公约途径需向多个成员国专利局提交申请并缴纳费用;PCT途径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国际申请,具有在PCT所有成员国生效的效力;港澳台途径涉及两岸知识产

  • 外国专利与自主研发技术的侵权问题

    外国专利与自主研发技术的侵权问题,涉及专利保护的地域性、专利申请的要求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对于外国专利未在中国申请的情况,申请人可提出专利申请但需证明技术创新;若外国人已在中国申请专利,则国内生产相同产品可能侵权。申请专利的技术需具备新颖性、

  • 专利申请被驳回后再复审的时间要多久?

    专利申请被驳回后的复审时间问题。依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人对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通知起三个月内请求复审。复审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专利复审委员会负责,并会在复审后作出决定。若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仍不服,可在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国家专利申请的流程及要求

    国家专利申请的流程及要求。申请人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相应的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等。申请受理后需缴纳审查费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经过初审未驳回即授权,而发明专利需经过实质审查后才可授权。

  • 商标与专利的区别
  • 专利转让代理合同如何签订
  • 专利无效复审的处理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