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专利侵权纠纷,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专利出现侵权后,通常有三种解决途径。
1、协商与和解: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均可自行协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提出协商意向时一般可以向侵权方发送侵权警告函,但是警告函有威慑作用,没有法律约束力。
2、行政查处:专利权人在掌握初步证据的情况下,可向专利机构等有关行政部门举报,由其采取行政措施,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后作出是否侵权的认定。在行政查处过程中,有关专利行政部门基于有关当事人的申请,可对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进行调解。
3、向法院起诉:专利权人亦可径自向侵权行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等。
专利权侵权纠纷案件,原告应当提交权利证据、侵权证据、赔偿证据等。
1、原告享有专利权的证据。专利权人及与专利权有关权利人应当提交证明其专利权及与专利权有关权益真实有效的文件,包括专利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专利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专利权继承人应当提交已经或者正在继承的证据材料。
2、被告侵权的证明。提交证明被告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专利权行为的证据,包括被控侵权产品、销售发票等证据。
3、赔偿数额的证据,提交证明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的证据,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4、有关侵权人情况的证据,侵权人确切的名称、地址、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人员数、经营范围等情况,都是权利人必须理解的。
解决侵犯专利权的方式有协商和解,到行政机构投诉,去法院起诉,因专利权侵权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需要提供自己享有专利权的证据,可以是专利权的底稿,也可以是专利权登记证书,要证明被告存在具体的侵权行为,原告的专利权因被告的行为,遭受了实际损失。
专利权和商标的保护期限及专利权的维权方式。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期限。商标的保护期限从商标注册日开始计算,如果未按规定缴纳费用或以书面声明放弃,专利权会终止。对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实施专利和假冒专利
侵权和售假的区别。侵权涉及侵犯专利权等行为,分为直接和间接侵权;售假则是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而销售的行为。我国法律对售假和假冒专利行为都有严格的处罚规定,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专利纠纷管辖法院是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因侵犯专利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公证机关的法定业务之一便是“保全证据”,法律对公证证据推定为真。充分运用公证机关收集、保全证据,是诉前准备工作的重要选择。在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的同时,提出一份调取证据申请,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涉嫌侵犯制造方法专利权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被调查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