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1998]15号)第80条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无财产可用于清偿债务,并且其开办单位在开办时虚报或抽逃注册资金,可以裁定将其开办单位作为被执行人,并要求其在虚报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承担对申请执行人的责任。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规定,如果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其他股东可以要求其按照法律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导致无法清偿公司债务的部分,公司债权人可以要求其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如果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如果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原告可以请求公司的发起人和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同样的,如果股东在公司增资时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原告可以请求未尽公司法规定义务而使出资未缴足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十四条规定,如果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其他股东可以要求其返还出资本息,并要求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实际控制人承担连带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如果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果单位犯罪,可以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是否已履行出资义务发生争议时,原告提供对股东履行出资义务产生合理怀疑的证据,被告股东应当举证证明其已履行出资义务。
股东出资瑕疵情况下是否可以转让股权的问题。虽然股东出资不到位或抽逃出资后仍然拥有股东资格并可以转让股权,但股权存在瑕疵,转让后原股东需在出资不足的范围内承担补充性的赔偿责任。公司债务不会因为股权转让而免除。
股东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出资义务、权利不得滥用义务和违反决议规定的股东,将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出资不足的股东应补足差额并承担连带责任,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股东将被罚款。滥用权利的股东需承担赔偿责任,逃避债务的股东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违
股东因违法行为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股东出资瑕疵、抽逃资本、公司清算程序不合法以及公司与股东或其他公司混同等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当股东存在上述违法行为时,可能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或补充赔偿责任。同时,也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公司股东撤资后,债权人能否向公司要债的问题。依据公司法规定,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否则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除了可以向公司追债,也可向违规股东追债。同时,本文还介绍了股东如何退股以及追讨公司债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