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法律,村里的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而村集体由每个村民组成。因此,在对村里土地进行征收时,应征求村民的意见,并给予他们提出补偿标准异议的权利。补偿款项应归村集体所有,并发放给村民。然而,在某些地方,征地过程中并未征求村民的意见,而是由村干部代签补偿协议,并直接将款项打入村民储蓄卡。在这种情况下,村民是否还能就补偿款项提出异议呢?
以海南省某地为例,一个紧邻海边的村子有约700多口人。村子旁边靠海有一个发电厂和码头之间的一片近70亩的空地。不久前,这片土地上的树木被铲除,然而没有一位村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多方打听才发现村长代签了补偿协议,并将村民代表召集到管理委员会,现场给每位村民代表发放了1.02万元的补助。
对于这件事,一些村民表示异议:虽然大家理解征收集体土地的必要性,但这种对大多数村民隐瞒的暗箱操作让人无法接受。
实际情况中,村委会代签补偿协议的情况确实存在。一方面,征收方为了省事,不需要逐户谈判补偿协议。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提高征收效率,实现快速拆迁的目标。
当然,对于征收方来说,这种方式确实方便且高效。然而,对于被征收人来说,由于在签字时不知情,很容易在补偿款项上遭受损失。那么,村委会代签的补偿协议到底是否有效呢?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众所周知,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如果经过确权登记,承包到户,那么村民享有土地的专有使用权、管理权、流动转包和转让权。任何人,包括政府机构,都无权干涉,任何对农民土地的使用和征收都需要与村民协商并得到他们的同意,只有在村民签字盖章后才能进行,并且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偿措施。
对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未经分配时,生产资料属于公有制,土地由生产大队和小生产队掌握使用和管理权。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征收时,村委会与征收方签订协议,不需要所有农户都签字确认,但征收方和村委会干部应积极保护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让大家对集体土地的赔偿金额以及具体分配方式发表意见。
如果村委会隐瞒被征收人,代替其签订补偿协议,被征收人的权益受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协议。根据《村委会组织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受侵害的村民可以要求法院撤销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村民委员会或委员会成员作出的决定,并要求责任人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因此,如果村委会隐瞒被征收人,代替其签订补偿协议导致被征收人权益受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协议。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村委会成员为了个人利益损害了村民的利益,使他们在征地拆迁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及时咨询专业人员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对村委会进行必要的监督,还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蔬菜大棚拆迁补偿款的计算方法。拆迁程序需遵循法律规定,完成征地和农用地转用手续后与所有权人协商补偿金额。补偿费用计算需参考各省市相关文件,公式为补偿总金额=建筑面积×拆迁补偿指导价。注意事项包括公开方案和标准、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等。相关法律规定强
高速公路修建拆迁的补偿方式及程序。补偿方式包括货币补偿、产权调换和农民自建等方式。对于安置面积的核定标准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征地拆迁的程序包括告知征地情况、确认征地调查结果、组织征地听证和签订征地补偿协议等环节。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