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拆迁是指拆迁人通过与被拆迁人订立民事协议的方式实现对房屋拆迁。与征收拆迁相比,协议拆迁的拆迁人是普通民事主体,其拆迁行为不受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制和束缚。因此,协议拆迁可以免除繁琐的法定程序,效率往往更高。
协议拆迁达成的拆迁补偿协议属于民事协议,不属于行政协议。与行政协议不同,民事协议的履约压力较小。被拆迁人在维权方面面临困难,因为拆迁人不履行协议并不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而政府一方则需要依法履行行政协议,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在征收项目中,被征收人可以通过团结集体的力量来向项目方施加压力,以增加补偿。然而,在协议拆迁项目中,政府选择将自己藏在拆迁人的背后,让拆迁人向被拆迁人施加压力,以达到政府的目的。这样,政府可以轻松地获得利益,而被拆迁人的补偿权益保护难以得到保障。
对于被拆迁人而言,不要轻易签署任何文件,除非补偿到位并满意。确保自己在法律层面上的优势地位,迫使拆迁人陷入违法、非法的境地。
面对协议拆迁,自学法律并不足以解决问题。聘请专业律师出马,能够在协商谈判中提供专业的帮助和建议,增加被拆迁人的议价能力。
面对协议拆迁,被拆迁人要适时调整补偿期望,能够灵活地做出妥协和让步。避免因为过度争议而导致更大的风险和困难。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征地协议签订后补偿费用到账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拆迁补偿协议内容。协议包括拆迁房屋的现状、被拆迁人家庭情况、补偿方式、拆迁期限、补偿款项支付、违约责任和其他条款。在发布征地补偿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补偿费用应到位。拆迁补偿协议涉及多方协商和达成一致的内容,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