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计价。
固定资产的计价以原价为准。租入固定资产的原价包括应由承租方支付的购买该项固定资产的价款、有关运输、保险、安装调试费用以及按合同规定在承租期满后该项固定资产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时,由承租方支付的购买价款。
(2)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
拆旧年限和折旧方法原则上应按税法的有关规定处理(详见“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但经过财政部或其授权部门批准允许改变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的,可按批准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计算。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的摊销。
分两种情况处理:承租方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期长于该项固定资产法定折旧年限、且每期支付的不高于按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计算的折旧额的租赁费,可全额作为企业当期成本、费用处理。承租方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期短于固定资产的法定拆旧年限,对每期支付的租赁费高于按税法规定折旧年限计算的折旧额的,其超出部分不得作为本期成本、费用,应列作待摊费用,在租赁期满后该项资产转移至承租方时,在不少于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减去已承租使用的期限后剩余的期间内分期摊销。对租赁期满后将资产转让或变卖的,其取得的收入与未摊销费用之间的差额部分可作为本期损益处理。
(4)承租方支付的利息、手续费等可在支付时列为当期费用。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审计以及固定资产的审计。收入审计方面,讨论了存在的收入管理混乱问题,如未纳入账内核算的房租费和手续费等。固定资产审计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未作账务处理、出租土地使用权合作建房未入账以及自行处置固定资产手续不健全等
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允许企业采取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企业所得税政策中加速折旧固定资产的相关条件。主要包括:企业拥有并用于生产经营的主要或关键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快或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可加速折旧;特定行业新购进的固定资产也可享受加速折旧政策,小型微利企业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其他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等项目的具体含义和反映内容。此外,文章还涉及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其他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原价和累计折旧等项目。通过详细解释每个项
固定资产构成上的作假方式,包括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划分不符合规定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不正确等问题。企业会调整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来影响成本、费用及资产结构,错误的固定资产分类则会影响折旧费用、财务成果及纳税。对土地分类的错误也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