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条和第25条的规定,合同纠纷的诉讼管辖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负责。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作为管辖法院,但不得违反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对于经济合同而言,通常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并不规定法院的管辖属地,因此一旦发生经济诉讼,必须按照第24条的规定到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2条和第93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判决不能执行的案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的裁定。如果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9条和第191条的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支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一)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二)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债务人应当在收到支付令后的15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如果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间内既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99条和第204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当企业法人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时。破产财产优先用于支付破产费用,然后按照以下顺序清偿:(1)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2)破产企业所欠税款;(3)破产还债,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债务要求,按比例分配。
申请破产还债是债务人资不抵债,无法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采取的最后手段。然而,根据一些地方的实施情况来看,债权人很难保障全部的权益,未偿还的债务也不再能够偿还。因此,企业法人和债权人在宣告破产还债程序开始后,经常会就债务清偿的期限和方式进行协商,并达成和解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中止破产还债程序。
关于借款抵押纠纷中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途径。文中介绍了借款合同与抵押合同的有效性,指出债务人未按约定还款的违约行为,并阐述了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合法依据。同时,还说明了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起诉或仲裁等方式行使抵押权。律师建议债权人在行使抵押权时应遵循
欠银行贷款被起诉的相关问题。借款合同纠纷下,银行有权起诉追收欠款,无论债务大小。被告需参加审判并履行判决书内容。起诉需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法院审
母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重组协议。协议中定义了母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含义,以及重组、重组文件、财务报表、生效日期等术语。协议确定了重组内容的确定,包括资产负债划分、债权债务处理、资产划分、无形资产的处理等。重组已获得有关部门批准,自重组进行的资产评估基准日
固定资产盘盈和盘亏的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方法。对于固定资产盘盈,需要确定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进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计算所得税费用,补提盈余公积,并调整利润分配。对于固定资产盘亏,需要进行记账处理,并在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税务处理包括计算应纳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