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债的定义 《公司法》第二条规定,“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简单地说,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债券。公司债券可以为记名债券,也可以为无记名债券。公司债券可以转让,转让价格由转让人与受让人约定。公司债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按照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转让。 在长江电力公司债发行之前,人们接触更多的是企业债。我国的企业债发行主要根据是1993年出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由于当时《公司法》尚未出台,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也尚未成为国有企业组织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因此,《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国家计划委员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拟订全国企业债券发行的年度规模和规模内的各项指标,报国务院批准后,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执行。未经国务院同意,任何地方、部门不得擅自突破企业债券发行的年度规模,并不得擅自调整年度规模内的各项指标”。这样,企业债券便成为由国家计委集中管理审批,主要由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或国有企业发行的债券,如已在交易所上市的中铁债、电网债、广核债、三峡债等。 从发行主体的所有制形式上,公司债比企业债相对宽泛,可以扩大到民营企业,无需政府部门按指标进行审批,而是实行核准制。在组织形式上,企业债则包括国有独资、国有无限责任公司等其他类型。也就是说,公司债更为市场化,而企业债的政府性质更为浓厚,各方面都被严格管控。公司债募集资金用途也更为广泛。另外,企业债不包括金融债券和外币债券。不过在试点初期,公司债的试点公司限于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及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这样,在现阶段公司债的发行便局限于注册地在境内的上市公司(上市地在境内或境外)。
互联网公司的融资方式及其融资过程。债权融资是其中一种方式,但存在融资额度有限、需要抵押和担保以及资金使用周期短的缺点。此外,互联网公司的融资过程包括撰写商业计划书、寻找投资人、参与路演、与投资人约谈、进行交易价格谈判、签署法律文件、股权变更和获得注资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融资功能及其融资方式。详细介绍了融资租赁、银行承兑汇票、不动产抵押等常见融资方式以及股权转让、提货担保等特殊融资方式,并介绍了中小企业可通过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融资的方式。
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表决权的定义、作用、规定和性质。股东表决权是股东根据公司持有的股份比例在公司事务中进行投票的权力,是固有权利和共益权利的结合。股东表决权的行使既体现个人利益,也涉及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每股东拥有一票一表决权的原则,且公司自己持有的
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定义,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吸收合并是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成为存续公司,新设合并则是多个公司解散并设立一个新公司。合并涉及资产整合或分立,合并后原有公司的法人地位消失,债权和债务由存续或新设公司承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