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制成股份公司
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对于不同所有制成份的企业来说,改制适用的程序和参与的主体不尽相同,而不同的改制目的也可能导致改制程序和参与主体存在差异。改制重组的一般程序如下:
(1)改制重组准备阶段
改制企业拟定改制目标、发展方向和业务规划;
各中介机构进场进行尽职调查;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改制企业的历史沿革和产权构成,业务和资产结构,经营和财务情况,业务和市场规划,以及土地、房产等资产的权属情况等,为下一步制订可行的改制重组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在尽职调查的基础上,拟定改制重组方案,划分业务和资产范围;确定方案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有效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突出公司主营业务,有利于公司形成明确的业务目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保证股份公司和原企业均能直接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兼顾原企业的生存能力;遵循资产和负债重组的配比性和相关性原则等。
上报主办单位或主管部门拟改制方案,取得同意改制的批复;
明确改制基准日,完成资产评估立项工作,企业根据要求准备审计、评估工作所需财务资料。
(2)改制工作实施阶段
各中介机构正式进场对拟改制资产(或整体资产)开展审计、评估工作;
根据拟定的股权设置方案,落实其他发起人及出资方式;
向工商部门办理名称预先核准,确定股份公司的名称;
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向财政部门办理评估结果备案;
根据债务重组方案,取得主要债权人对债务处理的书面同意;
拟定国有股权管理方案,取得财政部门的批复;拟定国有土地处置方案,取得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复如需;
签署发起人协议,起草《公司章程》等公司设立文件;
各发起人出资到位;
验资机构验资。
(3)公司申报设立阶段
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申请公司设立,取得设立公司的批准;
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办理公司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4)设立后规范阶段
办理建账、税务登记等事项;
原企业相关经营合同主体变更;
资产过户,债务合同主体变更;
落实股份公司机构设置方案,落实人员重组方案,重新签署劳动合同;
股份公司建章建制及其他公司初创阶段的工作。如公司改制设立后立即进入辅导期,则上述“设立后规范阶段”的工作内容亦属于辅导内容。
希望通过上面的内容您能对限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的方式的相关信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股权转让协议的细节内容,包括转让标的、转让价格与付款方式、股权交付、公司盈亏分担、陈述与保证、税费负担、资产移交及风险承担等方面。协议规定了甲方将所持有的某公司股权以一定价格转让给乙方,并详细说明了股权转让的付款方式、交付方式、相关手续、债权债务分担
原始股上市后的交易方式。原始股上市后被称为限售股,需等待一年后才能交易。交易途径包括:一是通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的发行方式,包括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二是通过证券交易场所内的股份转让方式。发起人的股份三年内不得转让,而其他股份需遵守证券交易规则进行转让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所需提交的材料及相关影响。无论是增加、减少经营范围还是由于行业变更导致的经营范围变更,都需要向工商、税务机关提交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相关证明、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修订稿等必要材料。此外,公司经营范围变更将导致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更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关于公司经营范围变更的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需依法登记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可依法修改章程变更经营范围,但涉及法律、行政法规需批准的项目需依法经过批准。办理经营范围变更需准备相关材料,包括申请书、决议、修改后的章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