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个体户
个体工商户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进行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个人或家庭。若组织形式为个人,则以个人财产承担责任,若是家庭经营,则以家庭财产承担责任。
二、个体户营业执照为什么不能被转让
从个体户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个体户是以自然人或家庭单位从事工商经营的商事主体,与注册公司的主体是不一样的。个体户的主体资格与经营者人身密不可分,相当于是公民个人的一种属性,比如说,如果个体户营业执照进行转让了,那么你能把别人的银行账户变更到你名下吗?因此,个体户是不能进行转让的,若真的经营不下去,只能考虑注销了。
三、个体户营业执照私自转让的后果
个人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改变经营者时,应当重新申请登记。营业执照及其副本和临时营业执照不得转借、出卖、出租、涂改、伪造。转借、出卖、出租、涂改营业执照及其副本和临时营业执照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擅自转让他人,由他人以该个体工商户名义经营,可能面临承担新经营者经营债务的风险。
四、个体工商户注销流程
1、带上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正副本以及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申请书,前往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注销申请;值得一提的是,若是委托他人代理注销登记的,还需提交本人签署的委托书以及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2、带上营业执照,前往所在区域的办税大厅,补缴税款。缴清税款后,便可找专管员审核签字,取得完税凭证。
3、带上税务凭证发票联,前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提交完税凭证。一般来说,申请人现场就可以领取个体工商户注销通知书。
所以总的来说,个体户营业执照是不允许被转让的,如果不想个体户不想再经营下去了,可先办理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新的经营者申办设立登记。分别办理注销登记和设立登记后,新的经营者可以继续使用原个体工商户的名称,但原经营者不需承担新经营者的经营债务。
国务院令第596号关于个体工商户条例的内容。该条例旨在保护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发展,并加强对其监督和管理。条例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的定义、登记机关、市场准入原则、监督和管理、政府支持和服务、个体劳动者协会的作用,以及登记申请和办理、登记事项变
个人独资企业与一人公司在投资主体、法律形式、投资者责任承担等方面的区别,以及独资企业与有限公司在投资主体、法人资格、设立条件、税收缴纳等方面的不同。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主体单一,不具备法人资格,投资者承担无限责任;而一人公司和有限公司则具有法人资格,投资
个人独资企业能否增加股东的问题,指出独资公司无法增设股东,如需增添则须转为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探讨了个人独资企业的债务注销问题,指出企业需还清债务并完成清算后,方可办理注销手续,且企业法定代表人仍需承担企业债务。
个人独资企业能否申请贷款以及相关的申请条件和法规。个人独资企业满足一定条件后是可以申请贷款的,包括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经过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等。此外,个人独资企业的股权在依法转让的情况下,可以出质股权为债务提供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