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知识产权法规 > 知识产权保护的注意事项

知识产权保护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3-08-24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3136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或者社会团体,都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但是忽略了很多细节问题。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知识产权保护的注意事项。

  知识产权保护的注意事项

  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离不开制度、体制机制和程序的保障,以国家统筹规划、地方试点试验的方式,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励创新、促进创新成果合理分享方面的关键作用,尝试破除制约知识产权严格保护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探索完善知识产权授权确权和执法保护两大核心体系,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

  国内申请版权保护、商标保护、专利申请等主要通过各地版权局、国家商标总局和专利局等机构进行申请保护,不过通过这些途径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时间长,而且再接受申请后有一个公示期,这时候自己的作品可能会有人来恶意的投诉,所以建议大家在为自己作品申请版权、商标和专利权的可以通过信赖的代理作为服务。

  要意识保护知识产权其实就是保护自己口袋里的钱,如果知识产权没有保护好,这无形的资产就会为他人所用,况且知识产权汇集着企业的投资或者包含着知识产权人的辛苦智慧付出,非常有不要申请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

  1、监管出重拳!加大对违法侵权者处罚力度。

  我国现行《商标法》和《专利法》规定,商标侵权最高赔偿额度为300万元,专利侵权赔偿额度为100万元,如果证据充足,100万元的额度或可提高。低成本的侵权惩罚力度,让很多企业和个人宁可被罚款也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近几年,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这种现象或将被改变。

  2、国内外权利人一视同仁 拒绝差异化执法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国内外权利人是一视同仁的,一方面中国自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加入了相关的国际条约,对外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就是国内国外权利人一视同仁。另一方面,从实际效果来看,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在某些方面还优于某些发达国家,也就是说中国既有司法保护,还有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往往更加便捷,周期也更加短,费用也更加低。我们有一些机构做过一些统计,就是司法机关外方的权利人在知识产权争议起诉过程当中,作为原告上诉的比例甚至还高于国内的权利人。

  3、加大宣传力度,激发企业产权保护意识

  很多企业的意识在不断地增加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宣传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创新的大潮中来,我们产生大量的专利,这是正常的。数量多了,就显出专利质量问题是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我们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跟跑,并跑,领跑并举,在有些领域实际上专利的质量也非常之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们专利的数量、质量是齐头并进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

    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及相关内容。我国知识产权创造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全国共受理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申请数量均有所增长。同时,国家已将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纳入“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中。宣传周期间还将开展一系列重点活动,包括发布相关报告和案例等。

  •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以及在涉外和国内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不同处理方式。对于外国当事人作为原告的情况,法院需审查其在中国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中国已加入多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并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在涉内知识产权诉讼中,原告需证明其与案

  • 什么样的工商业标记可以获得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获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商业标记的条件和流程。包括注册商标和获得专利权的要求,只有符合相关规定才能受到保护。例如商标注册要经过初步审定公告和异议期等流程;而申请专利的主题必须属于专利法定义内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且具有新

  • 知识产权专利和商标权有哪些区别?

    知识产权中的专利和商标权的区别。专利主要保护发明创造,赋予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内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的权利,保护期限较短,申请和审批过程复杂。而商标权则保护商标的专用权,确保消费者能识别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保护期限较长。另外,本文还简要阐述了专利与软件著

  • 注册商标属于知识产权吗
  • 企业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 求深圳律师保护知识产权怎么收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