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法规 > 关于《公司法》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关于《公司法》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时间:2024-07-10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160
关于《公司法》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内容是什么?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关于《公司法》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一、关于以非货币资产作价出资的评估问题

根据《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企业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设立公司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核实作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出资或接受其他企业的非货币资产出资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委托合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进行评估。其他非货币资产出资的评估行为,可以参照执行。

二、关于公益金余额处理问题

根据《公司法》第167条的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按照《公司法》进行利润分配的企业不再提取公益金。为了保持企业间财务政策的一致性,国有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一并停止实行公益金制度。对于2005年12月31日的公益金结余,转作盈余公积金管理使用。如果公益金出现赤字,依次以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进行弥补。如果仍然存在赤字,将结转到未分配利润账户,并用于后续年度实现的税后利润弥补。对于经批准实施住房制度改革的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295号)及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补充通知》(财企[2000]878号)的相关规定执行。企业在实行国家统一规定的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后,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也不得从盈余公积金中列支相关支出。对于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或者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原属于公益金使用范围的内设职工食堂、医务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所需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应当严格按照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并按照企业生产经营资产的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在企业停止实行公益金制度后,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如果经董事会确定继续提取,应当明确其用途、使用条件和程序,并将其作为负债管理。

三、关于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的财务处理问题

根据《公司法》第143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回购时,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财务处理:(一) 公司回购的股份在注销或转让之前,应当作为库存股进行管理,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应作为库存股成本。然而,如果回购是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的合并导致的,而这些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和合并后均属于同一股东最终控制的,库存股成本应按参与合并的其他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相关投资账面价值确认。如果不属于同一股东最终控制的,库存股成本应按参与合并的其他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相关投资公允价值确认。在注销库存股时,应根据注销的股份数量相应减少股本,如果库存股成本高于对应股本的部分,应依次冲减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如果低于对应股本的部分,应增加资本公积金。在转让库存股时,如果转让收入高于库存股成本的部分,应增加资本公积金。如果低于库存股成本的部分,应依次冲减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二) 如果是因为实行职工股权激励办法而进行股份回购,回购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所需资金应控制在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数额之内。如果股东大会通过职工股权激励办法的日期与股份回购日期不在同一年度,公司应在通过职工股权激励办法时预留预计的回购支出,该预留利润不得进行分配。在公司回购股份时,应将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转作库存股成本,并按回购支出数额将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转入资本公积金。(三) 库存股不得参与公司利润分配,股份有限公司应将其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备抵项目反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悬空金融债务的对策

    应对企业悬空金融债务的对策。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通过改革产权管理,加速金融企业产权的可交易性转变。其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诚信为原则,加强信息披露,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完善维护信用制度的法律体系。这些对策旨在保障金融稳定和

  •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责,强调设置相对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了人员的任命要求和职责。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工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进行。

  • 公司法人或股东年龄有法律规定限制吗

    公司法人及股东的年龄是否有法律规定限制的问题。公司法中并未对法定代表人或股东的年龄做出限定,但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自然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通常要求年满18周岁。法人和股东在担责方式和行使权力范围上存在显著区别。法人需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而股东的责

  • 当公司法人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本文探讨的是当公司法人的好处与坏处以及公司法人离世后的处理。作为公司法人,有更大的权力,但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如公司违法需承担法律责任。公司法人的设立需遵循《公司法》等法规。法人离世后,需办理变更登记,修改公司章程并备案,否则可能涉及合同诈骗问题。

  • 公司法人挪用借款,借款还需要还吗
  • 家里老人可以做公司法人吗
  • 物流公司法人经济罪,公司挂靠车辆会受影响吗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