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法规 > 资产评估的对象、性质、职责范围及风险防范

资产评估的对象、性质、职责范围及风险防范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263

资产评估,确切地说应该是资产价值评估(为了简化文字,以下仍称资产评估)。资产评估的兴起和发育,弥补丁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中介服务业务,完善了市场经济中的中介服务体系。但如何使资产评估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信得过、离不开的行业,就必须将资产评估工作引向更科学、更规范,服务范围更广泛的轨道。为此,有几个问题提出来研究。

一、资产评估的对象是资产,不是负债

资产评估的对象是资产,这似乎毋庸质疑。资产,从理论上来讲是被特定权利主体拥有或控制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资产还具有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特点,是用来作为生产经营和价值交换的资本。资产评估的目的主要是估算出被评资产的现实市场价值,也就是说,将资产的历史成本估算为现实成本。作为国有企业来说,资产的形成,有多方面的资金来源:有国家投入的,有借入的,有从收益中提留的,有按规定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占有其他经济实体和个人权益的,等等。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之前,资产的形成,在会计报表《资金平衡表》中右方的资金来源等于左方的资金运用,也就是资产形成的资金来源。会计制度改革之后,资产的形成,在会汁报表《资产负债表》中表现的形式为:一是负债,二是所有者权益。无论会计制度如何改革,并不改变资产的性质,更不影响砰估的性质。评估的对象仍然是资产,不需追究形成资产的资金来源。弄清楚资金来自哪些渠道。

不是评估人员的责任,也不属于其工作范围。其实评估人员所评估的资产并不限于《资产负债表》中左方所列的资产项目。所呼资产是为权利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全部经济资源。如《资产负债表》中虽列有无形资产,但并不是所有无形资产的价值都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有的商品的商标和商誉,可以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但《资产负债表》中并不反映其资产价值,尤其是商誉,是企业综合素质所创造的效应。

但目前我国资产评估工作涉及的对象,已超出了“资产”的范围。

1.国务院91号令明确规定资产评估的范围。1991年11月国务院颁发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91号令)第六条明确规定:“国有资产评估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现在看来,这种表述作为评估的理论不够准确,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资产评估,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资产类别,选择不同的价格标准,不同的价格标准还要与不同的评估方法相匹配。但91号令提出的资产评估范围没有超出“资产”这个特定的主体。资产评估师的责任,就是要根据委托方的评估目的,通过一定的操作程序,以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地对委托评估的资产评定估算出现实市场价值。至于对资产拥有或占有的委托方的资产是由哪些资产来源形成的,尤其是负债状况,评估师不需要逐项过问追究。这既不是评估师的责任,也无实际意义,而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应担负的责任、权力和义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人变更税务局备案时限

    法人变更的税务局备案时限及所需材料。税务局备案需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规定需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法人变更需提交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会决议、章程修正案、原法人免职文件、新法人任职文件等。此外,还需提供身份证信息、履历表及签字备案书等。如法人兼任总经

  • 成本法评估技术商品的价格

    成本法评估技术商品的价格,包括技术研制成本、技术交易成本、占用资金的利润、风险分批成本、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使用技术产生的新增效益等方面。评估价格公式为这些成本的总和。成本法评估结果为技术价格的下限,需根据使用时间和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 国有企业改制法规有哪些

    国有企业改制的定义及相关的法规文件。法规涵盖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国有资产登记管理、清产核资与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以及国有资产处置与产权转让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法规文件,为国有企业改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法律责任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法律责任,以及公司在财务、清算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或隐匿财产的法律责任。此外,文章还涉及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国有资产私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直接责任人员若触犯相

  • 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作用
  • 被收购公司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 收购子公司的法律意义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