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公布修改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决定
一是,删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下称《规定(三)》)第十二条第一项,并作相应修改。
《决定》明确,公司成立后,相关股东有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以及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且损害公司权益,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是,废止《规定(三)》第十五条。
原《规定(三)》第十五条规定,第三人代垫资金,协助发起人设立公司,双方约定在公司验资后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将该发起人的出资抽回以偿还该第三人,发起人依照前述约定抽回出资偿还第三人后又不能补足出资,相关权利人可以请求该第三人连带承担发起人因抽回出资而产生的相应责任。该规定虽利于保护因公司发起人抽逃出资而权益受损的相关权利人,但不符合民商事立法基本理论,且对垫资的第三人苛责过重,自颁行以来屡遭诟病。
三是,决定施行后尚未终审的股东出资相关纠纷案件,适用该决定。决定施行前已经终审的,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决定。
公司章程的定义及其内容。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是股份有限公司必须遵守的法律文件,包括公司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核心要素,以及董事、监事会的组成和职权、利润分配、解散清算等规定。起草完成后需经股东会议修改并签字确认。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场合,介绍了英美法系国家和德国的相关适用理论,以及日本的适用学说。该制度作为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的例外加以适用,在何种情况下发生例外并无固定标准。美国的适用依据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法理念,而不局限于任何固有理由和适用范围。
股权质押是否需变更公司章程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股权质押不需要修改公司章程,遵循有关股权转让的规定即可。股权转让时,股东间转让应遵循一定程序,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若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有特别规定,则应依章程执行。
公司营业执照变更行业的法律程序以及如何变更公司法人的营业执照。过程包括股东会决议、修改公司章程、申请变更登记、变更登记申请提交及领取变更后的营业执照等步骤。同时,还涉及到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银行信息等。需要注意,如果经营范围属于特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