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的商标与专利的注册,是由拉脱维亚专利局(Patent Office)根据拉国加入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及拉脱维亚专利法、商标法等法规进行管理。 专利局是拉国内阁设立的、在司法部监督之下的独立的国家机构,其活动必须遵守《专利法》及内阁颁布的法令。专利局接受并审核自然人、法人依法保护其发明、工业设计和商标的申请,授予专利,颁发证书,并负责收集、保存与专利、商标注册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其具体职责如下: 在其业务范围内,通过有关专利、商标的规定,并对其做出解释, 指导有关工作;.对于自然人和法人交纳注册费等方面提供建议及咨询服务;发表官方公告;审核并注册专利、商标;与本国、外国及国际上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组织进行合作。 拉脱维亚专利局设有专门的专利和技术图书馆,并有一整套电脑网络对商标、专利的注册文件进行现代化管理。 在1994年之前,拉国已创立了保护知识产权的独立的法律体系的基础。1993年1月21日拉脱维亚加入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组织(WIPO),同年9月7日,拉恢复其在巴黎同盟(即保护工业产权国际同盟的简称)的成员国地位,并重新加入《巴黎公约》(即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公约》的简称),同时加入《专利合作条约》。1994年10月28日在日内瓦外交会议上拉国签署了一份关于协调商标法律的新的国际条约。1995年拉国加入《马德里公约》(1891年4月14日生效的关于国际商标注册的公约)。 此外,1994年拉国还与欧洲专利组织在专利领域合作方面签署了合作协定,这是拉国加入欧洲专利公约的重要一步,拉国与美国之间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关系方面的协定在1995年1月20日生效。目前,拉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员。 1993年5月颁布实施的《拉脱维亚商标法》的有关条款对商标注册做了详细规定,其中包括向专利局提出书面申请;商标的优先注册权;对申请的初步审核,正式审核及商标的最终注册;发布注册公告;对已注册商标的异议及其审核;商标注册上诉案的受理;商标的期限及其展延;商标的更换等。 1995年4月生效的《拉脱维亚专利法》的有关条款对专利注册做了详细规定, 其中包括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发明的优先注册;申请的初步审核;接受申请的公告;申请的正式审核及专利的授予;对已注册专利的异议等。 在以上两个法规中均明确规定,当拉脱维亚国内有关法律与其参加的国际条约相抵触时,采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1995年7月14日拉脱维亚设立受理上诉委员会(Board of Appeal),标志着工业产权保护领域管理体系的发展已基本完成。该委员会隶属专利局,是为解决有关专利争议而设立的,它根据司法部通过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作,受理上诉委员会对商标注册的决定逐渐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从而明显地减少了上诉案的数量。
商标侵权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了起诉程序,包括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诉状,法院审查立案后的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上诉流程。其次详述了商标侵权的处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处理商标侵权时应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可能面临相应的罚款。赔偿数额则视权
摹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的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对摹仿翻译驰名商标的行为会进行限制和禁止。对于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包括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等。同时,人民法院在保护驰名商标时会考虑商标注册情况、商标法规定以及驰名商标认定的作用等因素。
商标侵权赔偿金额如何确定的问题。按照商标法规定,赔偿金额基于权利人因侵权所受损失、侵权人获利及商标许可使用费等因素确定,并可在特定情况下考虑赔偿数额的上浮。赔偿数额确定过程中,法院会考虑相关因素如侵权人提供的账簿资料等,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商标被抢注后高价售卖的合法性问题。我国法律规定恶意抢注商标并高价出售是不合法的,构成不正当竞争。对恶意抢注行为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并建议企业及早进行商标注册,确定商标类别,制定应对商标被抢注的方案,以保护自身品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