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非法集资的形式各种各样,手段层出不穷,在法律上非法集资并非固定的罪名,而是对一系列违反集资类刑法罪名的总称,主要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那么法律规定处罚非法集资条例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处罚非法集资条例的内容是什么
1、集资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如果犯罪行为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将会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单位犯罪行为,将会被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非法经营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以下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中,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也属于非法经营罪。
4、合同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如果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合同诈骗罪的情形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等。
5、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如果单位犯罪行为,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6、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的规定,如果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7、行政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和《禁止传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进行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同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