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集资人应该放下自己特有的判断立场,提高警惕,及时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比如在全国影响极大的四川芝元投资有限公司和张蓉蓉等19人集资诈骗案,案件是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大量资金异动进而介入并侦破,因侦查时集资人尚能拆东墙补西墙,初尝甜头的被集资人对侦查行为产生抵触情绪,甚至用上访等形式对侦查机关施压,影响证据的收集、赃款赃物的扣押、查封等工作的开展,最终导致被集资人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二、要相信办案机关和政府,并积极予以配合。有的被集资人出于让集资人继续经营以返还本利的美好愿望,明确要求办案机关对集资人不以犯罪论处,出现办案与被集资人认识不统一的情形,增加案件处理上的社会干扰与复杂性。
三、要将被集资的相关证据保存完好,包括借款合同、银行转账凭证等。非法集资案件,涉案金额的认定往往是一个让公检法部门都头疼的环节。书证往往表现为欠条、借条形式,但常常书证记载金额与实际金额不一。集资人几乎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甚至有的在事发之后销毁账簿,导致办案人员很难准确查清涉案金额。在大量的案件中甚至存在被集资人根据集资人的要求通过自己账户或下线账户直接将款项转账到集资人指定的其他被集资人账户的情形,在帮助集资人实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犯罪环节的同时,这种杂乱的资金往来直接导致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很难收集相关证据证明自身的出资额,从而影响办案质量,妨碍对非法集资犯罪的有效打击。因此,集资人要注意保存并提供完整的集资凭证等资料,配合公安机关尽快查明非法集资的相关案情,最大程度保护自身权益,减小损失。
四、由于非法集资案件涉及人数多、分布地域广、资产类型复杂,一旦发案,查清事实、锁定证据、处置资产非常困难,公安等相关执法部门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再经法院审判,如被告人上诉还需二审终审,判决生效后才能执行,才能返还退赔受害群众的损失。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受害群众一定要有耐心,克服焦躁心理,保持理智平和情绪,相信政府部门一定会依规依法处置好该类案件,最大限度地维护好群众利益。同时,要通过合理渠道反映自己的诉求,不要采取过激行为,干扰和影响案件处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任何单位。非法集资行为案发主要是因集资人资金链断裂,若依然能维持高额回报,则受趋利动机的影响,鲜有集资人主动报案。非法集资人被骗后指望政府大包大揽,让政府当“最后的付款人”,这是不现实的。试想,如果被集资人在事发前拿着高额回报,资金链断裂而事发后有政府埋单,如此处理,是对侵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的非法集资行为的鼎力支持!政府部门又怎么可能无视法律如此而为呢?因此,非法集资受害者千万不能怀侥幸心理,指望通过上访、缠访、闹访、聚集等非理性途径来“维权”。
银行员工非法集资的立案标准以及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和危害。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或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达到一定数额即可追诉刑事责任。非法集资主要特征包括未经批准筹集资金、承诺给予投资回报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等。其危害包括扰乱
挂名法人代表参与非法集资的刑事责任,明确指参与非法集资行为的法人代表会受到刑法中相关规定的惩处。挂名法人代表存在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多重风险,且特定情况下还可能面临人身自由风险。因此,担任公司法人代表需谨慎,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充值活动是否构成非法集资的问题。企业向顾客提供预储值服务并承诺优惠,若吸纳资金数额较大且未经审批,可能涉嫌非法集资。但如果仅为顾客办理会员卡用于打折等合法经营行为,则不构成非法集资。非法集资通常涉及不具备主体资格的集资者向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等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单位犯罪责任的范围,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构成要件,以及非法集资罪的立案标准和处罚标准。对于非法集资行为,文章强调必须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