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
时间:2023-09-04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
一般诉讼时效的计算
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要求赔偿的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般来说,身体受到伤害是指对侵害健康权行为的部分,包括身体的总体构成和附属部分。侵害身体权即侵害身体组成部分的完整性,包括身体组成部分的实质性完整和形式上完整。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诉讼时效,最关键的是起始计算。对于侵害健康权行为的知道或应当知道是相对容易的,而对于人身损害赔偿时效的起算却相对复杂。因为受害人必须在起诉前知道自己所受财产损失的具体数额,否则无法提起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8条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如果伤害明显,从受伤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因此,侵害身体权的侵权行为一经实施完毕,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诉讼时效就开始计算。对于侵害健康权的,要根据受伤之日和侵害时不能发现的伤害确诊之日的不同来计算诉讼时效。对于造成丧失劳动能力的,须在确认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后,才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特殊诉讼时效的计算
从理论上讲,侵害身体权和侵害生命权的侵权行为,应当按照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执行。然而,《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了对侵害健康权行为的赔偿请求诉讼时效,适用一年的特殊时效规定。
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适用
目前还没有对侵害精神性人格权适用诉讼时效的具体规定,因此只能适用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如果在提出生命健康权的财产损失赔偿的同时提出精神抚慰金的赔偿,那么精神损害赔偿将受到特殊诉讼时效的限制。
侵权普通法与侵权特别诉讼时效适用不同
对于特别法应当一律按特别法的规定执行,例如《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为2年,《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一律为2年,而《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一律为3年。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法律适用原则,不能完全适用《民法通则》特殊时效的规定,以保护请求权。
最长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这是法律规定的诉权保护最长期限。超过这一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将失去诉权,不再受法律保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最长时效也可能有特别法的特殊规定。例如,《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请求权满10年丧失,而不适用《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的20年最长诉讼时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处理时限
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时限规定。包括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书面调解申请的提出时限、调解时限的计算、调解书和调解终结书的制作和送达、交通事故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以及审理时限等。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是一年,审理时限一审法院为6个月,二审法院
-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赔偿年限的计算方法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具体涵盖了从医疗费用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各项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生活补助费用,赔偿年限受患者年龄影响,60岁以上患者赔偿年限有限制。其他赔偿项目也各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
医疗事故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
医疗事故后的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患者及家属需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涉及调查处理和医疗鉴定等程序。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可通过协商处理、调解处理及民事诉讼等途径进行。投诉方法包括拨打医院医务科电话、县卫生局医政股电话等。
-
精神病科医疗意外及医疗纠纷
医疗意外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及其他客观因素,造成意外的死亡。医疗意外包括多种情况,如患者病情危重无法挽救、医疗技术限制无法治疗某些疑难疾病、条件限制导致不良后果、疾病发生意外情况等。精神病科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电休克、药物治疗
-
输血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有多久
-
被厂里的狗咬伤了,对方不出钱赔偿怎么办
-
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