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江与罗亦平签定一个《房地产买卖合同》,约定将崔志江名下某物业以XX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罗亦平,罗亦平在按照合同支付定金,交完首期,办好按揭申请,然后就对该物业进行了简单装修,并开始使用该物业。后因崔志江赎出楼来后,拒绝将该物业去过户给罗亦平发生争议,罗亦平起诉要求强制履行双方所签房地产买卖合同。但是在诉讼过程中,罗亦平并没有提出诉讼保全,因为诉讼保全要提交相关的担保,同时要支付相关的保全费用,认为不值得,自以为崔志江并不会在短时间出售该物业。但是崔志江却在诉讼中转让了该物业给第三人。
法院判决:
认定双方所签《房地产买卖合同》合法有效,但是因为崔志江已经转让该物业给善意第三人,没有继续履行下去的可能性,所以判决罗亦平败诉,只能要求得到相关的违约赔偿。
律师评点:
就本案的实际情况来说,本来所有的有利点全部都在罗亦平这边,罗亦平完全可以保住其在本案的中的主动地位,只需要在诉讼中提出诉讼保全,查封崔志江的涉案房产,那么罗亦平的诉求是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的。但是罗亦平为节省相关的诉讼成本,不想保全,同时过于自信崔志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转让该物业,而最终却是崔志江转让了该物业给第三人,法院为了保护交易以及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导致罗亦平的诉求被驳回,只能得到相关的违约赔偿。可以说罗亦平就是得到了赔偿,诉讼也是失败的。
律师提醒:
起诉方为了使得执行或诉求得到保障,最好的诉讼中提出诉讼保全,而不要为了节省诉讼成本而放弃这项权利,也许可能会因为节省数千元的诉讼成本,而导致数十万的损失,特别是诉讼请求为特定物品时(如房产,汽车,股权等等)。
诉讼保全管辖权移送的相关内容。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且法院已采取诉前保全措施时,应将保全手续移交给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诉前保全适用于涉及金钱或财产纠纷的案件,需满足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情况紧急等条件,并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和提供担保。
诉讼保全的概念及其在民事案件中的适用范围。诉讼保全是一种法院采取的强制措施,旨在确保未来判决能够顺利执行,避免财产损失。通常由当事人申请,法院也可依职权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和冻结。法院的裁定适用于多个方面,如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保全和先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车辆保全措施的影响,其中对营运和非营运车辆的保全措施有所不同。诉讼保全范围应限于当事人争议财产或被申请人财产,并避免错误查封、扣押他人财产。保全对象需是合法所有的法人或公民,不合法所有的财产不适用财产保全措施。但有两种特殊情况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