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的刑事立案标准
时间:2024-01-16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关于专利的刑事立案标准
立案追诉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涉嫌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应当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方可予以立案追诉:1. 非法经营数额达到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2. 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五十万元以上;3. 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达到五万元以上;4.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假冒专利罪的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的规定,对于情节严重的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罪行,应当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假冒专利罪与非罪的界限
根据《专利法》第69条的规定,以下行为不构成对专利权的侵犯:1. 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2. 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3. 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4. 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5. 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除以上情形外的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若达到立案追诉标准,均应追究刑事责任。引用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九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二十条[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一十六条[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一十三条[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一十九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专利权转让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专利权转让过程中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在转让专利权时,需确认专利权的类型和法律状态,了解专利权的稳定性和潜在风险。受让人还需检索专利的法律状况,并核实转让人的身份及专利权的合法性。签订正式书面转让合同并明确专利无效后的处理方式也十分重要。涉及国家利益
-
有效性要注意的问题
专利和技术秘密的有效性及其相关问题。专利的有效性要求在有效期内进行转让或许可实施,技术秘密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保密性。技术转让合同的核心是技术有关情况的约定,必须明确技术的内在特征和计算使用费或转让费的基础。同时,转让或许可的范围以及转让费用的约定也是合
-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错误判决和裁定的处理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在发现错误判决和裁定时的处理方法,同时介绍了刑事案件的办理程序,包括立案、破案、销案、采用强制措施等环节,以及常见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和相关法律知识。摘要的核心内容是:文章介绍了法院对错误判决的处理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刑事案件从立案到结案
-
经济犯罪追诉标准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经济犯罪追诉标准包括:犯罪主体实施了具体的经济犯罪活动,达到一定的情节或数额标准,并且实施的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若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
-
集资诈骗罪立案追诉标准是怎样的
-
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分别是什么
-
虚假出资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