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07年11月24日孕妇李某入住某医院,入院诊断为巨大胎儿。当日婴儿出生,婴儿出生时4.4公斤,因肩难产造成婴儿左锁骨骨折、左臂丛神经损伤的损害后果。经治疗花费医疗费等16000余元。经医学会鉴定,认为医方在诊治过程中,虽然考虑了胎儿为巨大儿的可能性,但未及时果断建议行剖宫产术,且在出现肩难产并发症时处置欠规范,医方存在一定过失。婴儿出生受左锁骨骨折、左臂丛神经损伤后果是巨大儿引起的难产所致,与医方的医疗过失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本病例属三级丁等医疗事故,医方负次要责任。
【分歧】
孕妇在医院分娩过程中,因医院处置不当造成婴儿受伤,医院应担何责?对此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医方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婴儿自己应承担主要责任,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第(3)项规定,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本案中经医学会鉴定,婴儿出生时左锁骨骨折、左臂丛神经损伤的后果主要是巨大胎儿引起的难产所致,与医方的医疗过失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故婴儿自己应承担主要责任,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
首先,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起事故应适用过错原则,根据双方的过错分配责任”。本案婴儿母亲李某入住医院待产时进行相关检查,没有发现婴儿有先天性的损伤或疾病。婴儿出生时受到左锁骨骨折、左臂丛神经损伤的损害后果是医方存在医疗过失所致。作为4.4公斤的巨大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并不必然会导致左锁骨骨折及左臂丛神经损伤的后果。,如果医方能及时果断建议施行剖宫产术,或者在出现肩难产并发症时处置规范,这一损伤后果完全可以避免。故婴儿对本医疗事故的发生不具有过错,婴儿不应承担责任。
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本案医方不能举证证明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故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 [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处罚措施及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单位应责令关闭,并没收违法药品和违法所得,同时处以罚款。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和处以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对于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在启动次序、委托形式、程序和证据形式上存在差异。首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先于医疗过错司法鉴定进行,只有经过技术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才能进行司法鉴定。其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委托范围有限,只能委托当地医学会或省级医学会
医疗事故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后,有人故意丢失、篡改、隐藏、伪造、销毁病案和相关资料,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或者医务人员因极端不负责任导致病人死亡,且情节恶劣构成犯罪;或者医疗单位发生医疗事故后寻衅滋事,扰乱医疗工作秩序,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医疗赔偿纠纷可通过和解、调解和诉讼等方式解决,和解应遵循法律规定,调解由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医疗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