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制度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事赔偿制度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民事赔偿主要以补偿受害人实际损失为目的,不承认惩罚性赔偿。然而,在实践中,补偿性赔偿往往无法充分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因此惩罚性赔偿作为一种含蓄的补偿,可以为被害人提供更充分的补偿。
一般民事责任主要以恢复原状和损害赔偿为基准,以直接救济受害人为宗旨,以补偿受害人实际损失为原则。它与民法平等和等价有偿的调整方法相一致,不具有惩罚性,只是为了使受害人恢复到被损害前的状态。
惩罚性赔偿具有威慑功能和惩罚功能。威慑功能可以防止特定案件中的被告人重复进行侵害行为或类似行为,也可以威慑其他潜在的加害人。惩罚功能是为了从经济上责罚加害人,对于恶意、轻率或欺诈的行为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
一般民事责任和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具体适用惩罚性赔偿应根据社会情况具体而定,选择惩罚性赔偿是一个法的价值取舍过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立可以为社会正义的实现提供支持。
在大陆法系中,惩罚性赔偿从未被承认为民事责任的一种形式。然而,我国在民事立法中采取了对两大法系兼收并蓄的态度。早期的民事立法就采用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符合社会需要和法律文化传统。中国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民事立法的重大突破,应坚持并积极推广。
惩罚性赔偿制度目前在中国民事立法中尚不具有普遍性,仅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所体现。然而,在制定民法典时,应将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损害赔偿责任的一部分,并加以明确规定。在制定民事特别法律时,可以借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经验,在特别法中对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作出明确的规定。此外,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可以扩大至其他领域,如产品质量、反不正当竞争、人身权及部分合同等。
总之,中国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中国民事立法的重大突破,应坚持并积极推广。惩罚性赔偿制度可以起到警告、威慑和补偿的作用,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建立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
关于公司拖欠工资是否能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如果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无论拖欠时间多久都不能要求双倍工资;若未签劳动合同且拖欠超过两年,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双倍工资。双倍工资不属于劳动报酬,是惩罚性赔偿金,有特定的时效规定。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可先向劳动部门
损害赔偿的基本性质为一种补偿性质的法律责任,其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遭受的全部损失,保护受害人权益。损害赔偿原则上不具有惩罚性,强调通过赔偿使受害人恢复受损状态。除法律规定不可赔偿的损害外,其他损害都应得到赔偿。特殊情况下,法律会规定适用惩罚性赔偿金以
我国旅游法中关于游客是否可以变更旅游行程安排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游客有权请求变更旅游行程安排,但需要承担因此产生的费用。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旅游损害赔偿的三个原则:对等赔偿、惩罚性赔偿和承诺赔偿。
小额消费维权的相关问题。文章介绍了消费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分析了小额消费维权所面临的困境,如维权成本高、效率低、法律知识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完善小额消费维权制度的建议,包括惩罚性赔偿和设立最低赔偿标准等。文章旨在关注小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