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如何区分名誉权和荣誉权?

如何区分名誉权和荣誉权?

时间:2024-12-03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7874

名誉权与荣誉权的保护

名誉权和荣誉权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保护的人身权重要内容。这两个权利也是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合法权益经常被侵犯的对象。特别是与文化名人有关的各类名誉权官司,更是频繁在媒体上见诸报端。

名誉权的保护

根据《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和法人的名誉。名誉是指社会公众对个人或组织品德、才干、生活作风、信誉等方面的一般、总体性评价。

荣誉权的保护

根据《民法通则》第102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和法人的荣誉称号。荣誉是因个人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由政府、社会组织授予的一种赞美称号,例如最佳男主角奖、茅盾文学奖等。

名誉权和荣誉权是两个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的法律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以下联系:

联系一: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

名誉权和荣誉权保护的客体分别是民事主体的名誉和荣誉。名誉是社会公众对个人或组织品德、才干、生活作风、信誉等方面的一般、总体性评价。荣誉是因个人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由政府、社会组织授予的一种赞美称号。可以将荣誉视为名誉的一种特殊形式。

联系二:与财产权相关

名誉权和荣誉权属于人身权中的人格权,它们都与特定的人身不可分离,且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然而,它们可以与一定的财产权发生关联。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和荣誉权受到侵害,他可以要求赔偿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一定的精神损害金。

名誉权和荣誉权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本质区别:

区别一:权利主体不同

名誉权的权利主体是所有的民事主体,任何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名誉权,具有普遍性。荣誉权的主体则根据是否获得荣誉称号而定,因此只有部分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具有专属性。

区别二:取得和丧失权利的方式不同

公民从出生时起,法人从成立时起就开始对自己的名誉享有不受侵犯的权利。而荣誉权并不是公民一出生便能享有的权利,而是必须在获得突出贡献后被有关组织授予某种称号才能产生。如果公民的荣誉称号被合法取消或剥夺,其荣誉权也会丧失,但名誉权不会丧失。需要说明的是,公民的名誉权和荣誉权并不一定随着公民的死亡而必然丧失。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死者的名誉权是可以得到保护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民法典》对隐私权的保护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以及侵犯隐私权的范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医生透露病人隐私将承担侵权责任。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非法跟踪、安装窃听设备等。文章强调应积极维护自身隐私权,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

  • 偷拍他人隐私放到网上是否构成犯罪?

    偷拍他人隐私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据相关法规,侵犯隐私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文章阐述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分类,并介绍了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和对侵权行为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方式。最新资讯也强调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的重要性。

  • 我国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

    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包括隐私权与肖像权。隐私权涉及个人信息的保护,未经许可公开个人信息属违法行为。肖像权则指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肖像进行营利活动。偷拍行为往往同时侵犯这两种权利,导致侵权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

    关于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详细阐述了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标准,包括不同类别信息的数量标准和违法所得金额的要求。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受到相应处罚,单位犯罪也将受到处罚。

  • 名誉侵权的法律后果
  •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 手机号是否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