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财产侵权 > 醉酒者犯罪,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

醉酒者犯罪,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

时间:2025-04-22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6869
  一、损害赔偿需要发票证明价格吗

  一般情况下所谓的损失补偿是经过协商后签过协议和通过银行转帐结算,可以不用开发票;如果损失的是商品,双方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就必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由收款方到当地税务机关出具红字发票开票证明后由销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冲红,并退款给损失方。

  没有发票和价格单证明,无法确定价值;可以相关部门评估价值,当然也可以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赔偿,如果对方不赔偿的话可以进行起诉。

  二、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哪些

  1、财产损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财产直接损失折款,还应包括现场抢救(险)、人身伤亡善后处理的费用,但不包括停工、停产、停业所造成的财产间接损失。

  2、设施,是指道路安全设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设施,如电力、水利设施,房屋,树木花卉等。

  3、修复。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应进行修复,恢复原状。修复以就地修复为主,尽量恢复原来状态,即在功能上、形态上、价值上没有太大变化。

  4、折价赔偿。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没有修复的可能,需要折价赔偿。折价时应计算出原物的价值,原物的新旧市场价以及残存价值等因素进行折价赔偿。

  5、牲畜受伤但没有失去使用价值的,应就地治疗为主;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者死亡的,经有关部门评估鉴定,折价赔偿。

  6、实物赔偿。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用种类、质量相同或相近的实物进行赔偿。

  7、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因受害人生命健康权遭受侵害所造成精神痛苦、精神创伤的非财产损害赔偿,是以一定的金钱对精神痛苦予以抚慰。

  法律依据:

  《民法通则》

  第一百一十七条

  侵害财产权的民事责任

  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 ,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 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

  第一百一十八条

  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

  公民、法人的着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损害赔偿的话一般是不需要发票证明的,但是如果损害的是商品,对方又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那么是需要发票进行证明的。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有关损害赔偿需要发票证明价格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八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指医疗人员在医疗事故构成犯罪情况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严厉,包括剥夺财产权、政治权利及人身自由等。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主体和法人主体,法人主体主要指企业或组织。在医疗事故中,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

  • 非法集资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我国刑法关于非法集资的规定及其法律后果。非法集资属于违法行为,根据集资数额和情节的不同,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罚金和没收财产等。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个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且不能转嫁损失给未参与活动的机构。文章还提醒公众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需自行申报个税,未履行申报义务将承担法律责任。未造成税款流失的,可处以罚款;造成税款流失的,需追缴税款并罚款。故意不如实申报导致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偷税数额的不

  • 一、企业员工的拘留期限与处理方式

    企业员工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包括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最长拘留期限。对于非法集资的员工,若未直接参与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则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员工帮助公司吸收公众资金并获取利益,将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若员工能及时退还所得费用,可依法

  • 如何追究重婚者的法律责任
  • 员工违法犯罪与领导责任
  • 挪用公款200多万7天构成犯罪的刑事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