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抽逃资金是否会导致股东身份被否定?
时间:2024-03-13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原告武某某等九人诉邓州市某某总公司
案件背景
1999年10月9日,原隶属于邓州市某某机关的邓州市拍卖公司移交给被告邓州市某某总公司。被告与原告商议成立了某某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00年6月15日制定了公司章程。公司章程规定了各股东的出资比例和金额。被告将资金转入待成立的拍卖公司的银行账户上。然而,被告在2000年10月27日和28日从拍卖公司抽回了投资资金。九名自然人股东召开会议修改了公司章程,决定由原告武某某补足被告抽走的投资。被告辩称武某某的补足资金是垫支而非新增股金。
审判结果
法院认为,被告抽逃出资损害了其他股东的权益,丧失了股东之间的合作基础。九名自然人股东决定由武某某补足被告抽走的投资,使公司避免了因注册资金不足被注销登记。因此,法院判决确认某某拍卖有限责任公司的550000元股份由原告武某某取得。
股东身份的否定
股东在公司成立后不得抽回出资,以保护公司的债权人和其他股东的利益。被动转让股份是股东不愿转让股份退出公司,但基于一定事由,如股东拒不履行义务使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抽逃出资等,公司或其他股东可以强迫其退出,取消其股东资格。本案中,被告抽逃出资丧失了其作为股东的基础,九名自然人股东决定由武某某补足被告抽走的投资,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
评析
本案判决依据除名权理论处理,是对股东抽逃资金能否否认其股东身份问题的新颖而实践性的处理方式。股东应当足额缴纳出资额,抽逃资金违反了股东的出资义务,损害了其他股东的权益。九名自然人股东决定由武某某补足被告抽走的投资,保证了公司的注册资金充足。这一判决为公司法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司法实践基础。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东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
股东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出资义务、权利不得滥用义务和违反决议规定的股东,将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出资不足的股东应补足差额并承担连带责任,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股东将被罚款。滥用权利的股东需承担赔偿责任,逃避债务的股东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违
-
公司债务责任的界定
公司债务责任的界定。正常情况下,公司的债务由公司自身承担,股东不承担公司的债务。但在股东未实际出资、抽逃资金等特殊情况下,股东可能需要承担公司的债务。这种情况被称为“揭开公司的面纱”,旨在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遵守法律的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不会承担公
-
公司股东撤资,债权人能否向公司要债
公司股东撤资后,债权人能否向公司要债的问题。依据公司法规定,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否则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除了可以向公司追债,也可向违规股东追债。同时,本文还介绍了股东如何退股以及追讨公司债务的方法。
-
认缴制下如何认定抽逃出资罪
我国刑法对于抽逃出资罪的规定。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在公司成立后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若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构成犯罪。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对于此罪行有具体的罚金和刑期规定,并详细描述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条件和股份有限
-
四方合伙协议
-
股东抽逃出资时债权人能否要求全体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
公司法人代表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