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权利 > 单位逃税罪:法人的刑事责任是否应予追究?

单位逃税罪:法人的刑事责任是否应予追究?

时间:2024-06-30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7401

单位逃税罪的法人刑事责任

单位逃税罪是刑法第201条明确规定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单位逃税罪需要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法定代表人的行为代表了公司法人的意志,因此,法定代表人和其他涉案高管将承担刑事责任。

一、逃税罪的构成要件

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1. 客体要件:

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2. 客观要件:

逃税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 主体要件:

逃税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4. 主观要件:

逃税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和过失。虚假纳税申报行为是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不进行纳税申报一般也是故意的行为,有时也存在过失的可能。对于确因疏忽而没有纳税申报的情况,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不构成犯罪。因此,逃税罪的主观要件一般是故意。

二、逃税罪的立案标准

逃税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

2. 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

3. 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

以上是关于单位逃税罪追究法人刑事责任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单位逃税罪将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具体包括罚款和法定代表人以及其他涉案高管的刑事责任。如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请访问手心律师网的法律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东变更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股东变更的相关法律程序和要求。其中提到,股东变更不需要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内容,只需前往工商局办理手续。公司变更股东需准备的材料包括申请书、股东出资情况表、委托证明等。涉及股权转让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并依照不同的转让方式提交不同的材料。整体上,变更股

  • 滥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及适用对象

    滥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及适用对象。滥伐林木罪违反森林法规定,表现为未经批准或违背规定滥伐林木,且数量较大。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普通公民,并适用于单位犯罪。教唆犯亦应追究刑事责任。

  • 我国单位是否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我国单位是否可以成立共同犯罪的问题。文中首先明确了共同犯罪的定义,即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接着阐述了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主犯,详细说明了主犯的刑事责任如何确定,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其他主犯以及在

  • 股权转让协议

    股权转让协议的详细内容。协议涉及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的股权转让,包括背景、协议内容、股权的转让、甲方与乙方的声明、股东权利义务、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以及争议解决等方面。

  • 假营业执照副本的处罚
  • 非法集资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