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清算组织成立后,公司将进入实质性清算程序。该程序包括全面清理公司的全部财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债权和债务。清算组织在清理完成后,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以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
清算组织应在成立后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六十日内在报纸上进行公告。债权人应在接到通知书后的三十日内,或在公告后的四十五日内(如果未接到通知书),向清算组织申报其债权。债权人在申报债权时,应说明有关债权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织应对债权进行登记。在债权申报期间,清算组织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以避免对个别债权人进行优先清偿。新法规定了清算组织在债权申报期间不得清偿债权人的法定义务。
清算组织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制定清算方案,提出具体的债权收取和债务清偿安排,并提交股东会、股东大会或人民法院确认。
公司清算的核心任务是进行财产分配。根据公司法规定,财产分配的顺序依次为:(1)支付清算费用;(2)支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3)缴纳所欠税款;(4)清偿公司债务;(5)分配剩余财产给股东。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分配方式可以采取货币分配、实物分配或作价分配等形式,但要保护股东权益,体现平等和公平分配原则。在清算期间,公司仍存在,但不得进行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在按照规定清偿公司负债前,不得将财产分配给股东。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在进行清算时,如果隐匿财产、虚假记载资产负债表或财产清单,或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将面临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的行政处罚,以及隐匿财产或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金额百分之五以上但不超过百分之十的罚款。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面临一万元以上但不超过十万元的罚款。
企业自行破产清算程序的法律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从股东会解散决议到申请破产宣告再到注销公司登记的整个过程。企业股东会需做出解散决议,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并通知债权人。清算组需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或法院确认,若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则申请破产宣告。最后
母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重组协议。协议中定义了母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含义,以及重组、重组文件、财务报表、生效日期等术语。协议确定了重组内容的确定,包括资产负债划分、债权债务处理、资产划分、无形资产的处理等。重组已获得有关部门批准,自重组进行的资产评估基准日
固定资产盘盈和盘亏的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方法。对于固定资产盘盈,需要确定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进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计算所得税费用,补提盈余公积,并调整利润分配。对于固定资产盘亏,需要进行记账处理,并在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税务处理包括计算应纳税所
法人逝世后公司是否需要注销的问题。在法定代表人离世后,公司本身不会因法人去世而自动终止其法律地位,公司可以通过法定程序选举出新的法定代表人。如果公司面临解散或清算等情况,需要依法进行操作并完成相应的注销登记手续。此外,法人兼大股东不能独自注销公司,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