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 > 区分著作人身权与一般人身权的法律观点

区分著作人身权与一般人身权的法律观点

时间:2024-08-0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1677

著作人身权与一般人身权的区分

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与之相对,一般人身权是指人们基于出生或特定身份关系而享有的权利。

一、产生的原因不同

著作人身权的产生是由于作品的创作,而一般人身权的产生是由于个体的出生。

二、期限不同

著作人身权除发表权外,其他权利没有期限;而一般人身权的期限是自然人生命存续期间。

著作人身权与一般人身权最大的不同在于,著作人身权对作品的依赖。著作人身权的存在基于著作权人创作出作品,使得具有特定身份的人获得与作品密切相关的权利(即著作权)。因此,没有作品作为基础,著作人身权就无法存在。

著作人身权的性质

一、不可转让性

著作人身权被认为是不可转让的。一些学者主张二元说,认为著作财产权可以转让,而著作人身权则不可转让。例如,法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有权使其姓名、资格和作品得到尊重,这些权利是人身权利,终生的、不可转让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元说的国家也认同著作人身权具有不可让与性。例如,德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除非因处分而转移,或遗产分割而转移于共同继承人,否则不得转移。虽然我国《著作权法》没有明文规定,但从《著作权法实施细则》可以推断,著作人身权是不能转让的。

二、永久性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间可以采取无限主义或有限主义两种观点。无限主义认为著作人身权应该永久保护,例如法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人身权是终身保护的。有限主义则认为著作人身权应该在著作人死亡后一定期间内保护,与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间相同。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因此采取了无限主义原则。

三、不可剥夺性

著作人身权是不可剥夺的,即著作权人无法被剥夺其作品相关权利。

四、个别权能的可继承性

著作人身权中的某些权能,如发表权,可以被继承。

总之,著作人身权与一般人身权有着明显的区别。著作人身权保护的是特定人(著作权人)的作品的权利,其前提是著作权人创作了作品。而一般人身权是基于出生或特定身份关系而享有的,与财产权紧密相连,是对抗所有人的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刑法是否包含入室抢劫罪

    国家刑法中关于入室抢劫罪的规定。根据刑法,入户抢劫属于严重犯罪行为,将被判处重刑并处罚。抢劫罪的客体包括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其客观要件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劫取财物。无论是入室抢劫还是其他场合的抢劫,只要符合暴力、胁迫等

  •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是否可以转让

    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人身权的规定,明确指出人身权是不可转让的。人身权与特定个人密切相关,具有专属性和绝对性,不能用金钱衡量。尽管人身权与财产权有联系,但仅仅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基础,而不是转让的对象。只有著作权的财产权可以进行转移。

  •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应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种类、专有/非专有使用权、使用地域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在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时,双方应明确转让的权利范围和具体内容,确保著作财产

  • 辩护人涉嫌犯罪的情况及解决方法

    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被告人有权拒绝辩护和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保护等规定。同时,也阐述了辩护人的主要义务,如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的证据和意见,遵守看管场所和法庭规则等。对于辩护人涉嫌犯罪的情况,侦查机关应当依法处理并通知相

  • 未经授权的翻译是否享有著作权
  • 未经同意转载属于网络侵权吗?
  • 电台播放歌曲是否构成侵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