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手心律师网特邀嘉宾律师,麦超文。
关于无产权房拆迁补偿安置能否得到补偿的问题,我做出如下解释:
根据国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4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依法予以处理。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不予补偿。
条例中说的未经登记的建筑,我们一般认定为是1986年12月31日前的无产权房屋或在1987年1月1日至1990年3月31日建造的无产权住宅房屋,当事人已取得有关部门批准的合法用地手续的。这类房屋我们认为其视同合法,享受与产权房屋同等的待遇,一样的补偿。
另一类,即1987年1月1日起的无产权房屋,根据《城市房屋拆迁工作规程》第八条规定:对于未取得房产证但能够证明该房屋是合法拥有的,由所在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确认后,依法补偿;对于手续不全或者无产权产籍的房屋,应当经有关部门进行合法性认定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对于存在产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的,应当通过民事诉讼后,按照诉讼结果依法补偿。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帮到您,谢谢。
一起因道路改造强制拆迁房屋引发的行政赔偿案件。原告陈忠江的门市房被新民市政府以“违章建筑”的名义强制拆除,但政府未出示相应的“违建”确认书,且未遵循法定程序,因此强拆行为被判定违法。虽然陈忠江获得了拆迁补偿,但他认为补偿不合理,其赔偿请求被法院驳回。
房屋征收过程中抢种、抢建行为是否构成违建以及征地拆迁补偿款的问题。征收范围确定后,不能进行新建、扩建等行为,否则不会获得补偿。抢栽、抢种、抢建行为也不会得到补偿,甚至可能构成诈骗犯罪。行政强制拆除需遵循法定程序,被拆迁人享有陈述申辩、复议和诉讼等权利
行政强制拆迁的合法性要件,强调其目的必须出于公共利益考虑。公益项目包括国防、公共交通等公共建设项目。拆迁人需遵守合同法规定,公平合理补偿产权人。商业性开发项目中,政府不应过多干预,不能使用行政强制手段实施拆迁。
拆迁诉讼律师的收费标准以及行政诉讼、民事和刑事诉讼的提起条件。不同地区的律师收费差异大,需咨询专业律师事务所。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包括拆迁前置性程序违法、拆迁程序违法、政府部门违法行政处罚程序、报警公安机关不作为以及强制拆迁手段违法等。提起民事诉讼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