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和《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商标专用权的侵犯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处理。
根据法律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控告或检举。一般情况下,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处理一般的侵权案件,而地级或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涉外案件或大案件。侵权人所在地是指侵权人住所、居所或侵权人单位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是指侵权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地点。
如果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商标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方面,我国商标法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当事人因不满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结果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法院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时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和《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处罚。
具体措施包括: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权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对以上两项处理结果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工商管理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处理商标侵权案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商标权遭受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求赔偿损失。侵权赔偿额可以是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而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果前两者难以确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赔偿金额不超过50万元。如果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如果不及时制止,将会对其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无主高空坠物事件中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对于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上发生的高空坠物事件,施工单位和建筑单位需承担责任。对于已施工完成且所有人共同拥有的建筑物上的高空坠物事件,无法找到明确侵权人时,采取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和管理人要承担法定
销售假冒商标的定罪标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构成商标侵权罪的要件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情节严重等。对于不同情节,法律有相应的刑罚和处罚形式,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单位犯罪也有相应处罚规定。
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确定了商标注册申请的先后顺序原则及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初步审定公告以申请在先为原则,商标注册申请会依据不同情况处理。同时,介绍了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两种形式,详细解释了这两种方式的概念及具体实
商标异议程序与合法权益的关系。商标异议程序允许社会公众发表意见,形成社会监督,保护合法权益。任何主体在商标初步审定公告三个月内可提出异议,并需满足一定条件。国内企业或个人可直接办理异议,外国企业或个人则需通过代理组织。异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提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