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国各地的征地拆迁如火如荼,经常听到某某被征地了,赔偿了多少多少,一夜暴富了。但是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矛盾纠纷是很多的,比如说青苗补偿,那么青苗补偿费纠纷可以提起诉讼吗?现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协商和调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青苗补偿费纠纷可以通过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必须遵循自愿和合法原则。双方应签订权属地界协议书,并提请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备案。若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解。调解过程应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遵循法律法规和政策,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二、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裁决
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的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裁决制度是为了解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而确立的专门制度。该制度属于行政裁决,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征收土地方案拟定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听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对于补偿标准有争议的情况,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立了征地补偿标准争议裁决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办法。裁决制度遵循公正、便民、程序透明和专业化的原则。
三、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认为其侵犯了自己合法权益,向法定的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是解决青苗补偿费纠纷的一种途径,与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制度有相似之处,但后者更具专门性。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途径解决。行政复议具有纠错功能,不适用调解。
四、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在涉及拆迁、征地法律关系中,存在大量的民事法律关系,双方主体地位平等。行政诉讼包括征地审批权不当或违法行使引发的纠纷、土地征收程序违法引发的纠纷、对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裁决机构决定不服的纠纷以及对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部门处理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补偿分配纠纷决定不服的纠纷等。在行政诉讼中,需要注意与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的关系和相互衔接。对于涉及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的争议,直接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对裁决决定不满意的当事人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于自然资源、土地的确权纠纷,必须先经过政府部门的复议处理才能提起行政诉讼。国务院作出的裁定具有最终效力,不再适用复议和诉讼。
五、民事诉讼
在青苗补偿费纠纷中,存在大量的民事法律关系,如土地补偿费的归属纠纷、分配纠纷、管理和使用不当纠纷、安置补助费纠纷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分配纠纷等。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包括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属于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围。民事诉讼的流程包括起诉、受理、通知应诉、开庭审理、委托鉴定、裁判、裁判文书的送达和上诉、二审、执行等步骤。当事人可以在判决书送达后提起上诉,上级法院依法维持原判、改判或发回重审。如果赔偿义务人未在判决生效3日内支付款项,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