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缴制公司减资程序
时间:2025-05-06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认缴出资的法律效力
认缴出资并不意味着不再出资,它仅表示股东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而认缴出资仍然构成公司的债权,作为公司的资产存在。公司的注册资本是确定的,资本三原则仍然适用。减资仍然需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减资程序
减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 股东会决议。决议内容应包括:
- 减资后的公司注册资本;
- 减资后的股东利益和债权人利益安排;
- 与修改章程相关的事项;
- 股东出资和比例的变化等。在做出减资决议时,公司应注意减少资本后的注册资本不能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
-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 通知或公告债权人。公司应在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45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
- 变更登记。
登记材料
进行减资登记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投资者申请书(原件);
- 企业董事会决议(需由董事会一致通过,原件);
- 股东各方关于减资的协议(独资企业为减资决定,原件);
- 股东各方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合同、章程修改协议(非独资企业)或章程修改决定(独资企业,原件);
- 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的审计报告(内含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债权人名单,原件);
- 国税、地税部门出具的正常纳税情况证明(原件);
- 债务清偿或债务担保情况的说明(需由董事长签字并盖章,原件);
- 省级以上报纸的减资公告(原件);
- 通知债权人的回执(原件);
- 验资报告的复印件;
- 上年度经审计的企业财务报表;
- 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和批准证书的原件;
- 原企业合同章程和批复;
- 审批机关需要的其他材料。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实缴出资
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实缴出资的问题。我国采用认缴制度,股东可在规定时间内认缴出资。未按规定缴纳出资的股东需承担违约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认缴出资额和实缴出资额的区别,包括注册资本性质、出资额构成以及办理工商手续的程序等方面。
-
企业贷款股东的责任
企业贷款中股东的责任。企业贷款时,财产需承担债务责任,股东若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则要对债务负责。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债务,股东责任限于认缴的出资额或股份。同时,企业贷款需符合国家政策、行业政策及银行规定,包括良好的信誉记录、合规的注册和资质等条件。
-
增资扩股协议
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的过程和协议内容。详细介绍了公司原有股东和新投资方的身份信息和持股比例,明确了增资扩股的具体条款和条件,包括增资金额、认购方式、时间等,并强调了协议生效的关键在于原股东放弃优先认缴出资权利。同时,风险提示中也指出了协议可能存在的法
-
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协议
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协议的风险提示及具体操作流程。包括优先认缴出资权利、决议条件和程序、乙方认购股份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等条款。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出资支付方式及时间、投资方式及资产整合、验资、股权登记、章程修改和工商变更登记等方面的内容。现有股东同意新股
-
股东注册公司出资认缴期限最长为多少年
-
认缴制下如何认定抽逃出资罪
-
不动产所有权的适用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