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缴制公司减资程序
时间:2025-05-06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认缴出资的法律效力
认缴出资并不意味着不再出资,它仅表示股东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而认缴出资仍然构成公司的债权,作为公司的资产存在。公司的注册资本是确定的,资本三原则仍然适用。减资仍然需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减资程序
减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 股东会决议。决议内容应包括:
- 减资后的公司注册资本;
- 减资后的股东利益和债权人利益安排;
- 与修改章程相关的事项;
- 股东出资和比例的变化等。在做出减资决议时,公司应注意减少资本后的注册资本不能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
-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 通知或公告债权人。公司应在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45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
- 变更登记。
登记材料
进行减资登记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投资者申请书(原件);
- 企业董事会决议(需由董事会一致通过,原件);
- 股东各方关于减资的协议(独资企业为减资决定,原件);
- 股东各方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合同、章程修改协议(非独资企业)或章程修改决定(独资企业,原件);
- 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的审计报告(内含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债权人名单,原件);
- 国税、地税部门出具的正常纳税情况证明(原件);
- 债务清偿或债务担保情况的说明(需由董事长签字并盖章,原件);
- 省级以上报纸的减资公告(原件);
- 通知债权人的回执(原件);
- 验资报告的复印件;
- 上年度经审计的企业财务报表;
- 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和批准证书的原件;
- 原企业合同章程和批复;
- 审批机关需要的其他材料。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东出资时间与公司成立
股东出资时间与公司成立的相关问题。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出资时间通常在公司成立前,需按期足额缴纳认缴的出资额,无论是货币还是非货币财产出资都需要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新修订的《公司法》实行认缴登记制,不规定实缴时间,但股东仍需履行实缴出资的义务,否则需
-
注册资金实缴金额的规定
公司注册资本实缴金额的规定。法律没有具体规定注册资本实缴金额,而是由公司章程决定。股东需按期足额缴纳认缴出资额,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近年来,国家鼓励创业并修订了公司法,取消了注册资金最低限额,使公司注册更加灵活自主。
-
注册公司在认缴期限是否可以注销
注册公司在认缴期限内是否可以注销的问题。根据规定,公司可以在认缴期限内注销,但需要遵循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法规。若清算时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股东需在认缴范围内补缴资本。另外,若属于需要实缴注册资本的行业类型,虚假出资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
股东注册公司出资认缴期限最长为多少年
公司注册流程中关于股东出资认缴期限的问题。出资认缴期限由公司章程决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约定,无固定最长期限,且可后续变更。公司注册流程包括核准名称、提交材料、领取执照及刻章等事项,需耗时一段时间来完成整个注册流程。
-
认缴制下如何认定抽逃出资罪
-
股东权利的法律依据
-
增资扩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