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对股份转让的限制
时间:2025-04-06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发起人的股份转让限制
根据公司法规定,发起人在公司成立之日起的一年内不得转让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份转让限制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需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情况。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此外,自本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的一年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转让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国家股的转让限制
国家股的转让必须遵循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受让人和抵押权的限制
除非符合法定情形,公司不得充当本公司股份的受让人,也不得接受本公司股票作为抵押权的标的。
股东名册变更登记的限制
根据公司法第140条的规定,在股东大会召开前20天内或公司决定分配股利的基准日前5天内,股东不得进行股份转让的股东名册变更登记。但是,对于上市公司股东名册变更登记,法律另有规定。
离职人员的股份转让限制
离职后半年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转让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此外,公司章程可以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份转让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国有企业股票交易的限制
根据我国证券法第83条的规定,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在买卖上市交易的股票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股东知情权包括查阅权、质询权、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和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完整逻辑体系,存在对股东质询权不明确和外部检查人选任权缺失等问题。
-
公司直接向董事、监事、高管提供借款的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管提供借款的法律效力问题。公司不得直接或通过子公司向这些人员提供借款,相关行为无效。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规所得应归公司所有。此外,不符合特定情形的人不得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如犯罪被判处刑罚、破产清算公
-
股东出资不到位一般要承担哪些责任
股东出资不到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股东如未按规定缴纳全部出资,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需补充缴足未到位的出资额并支付违约金,且在公司对外负债时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可能会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若存在虚假申报
-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是不是有效,法律依据是什么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的合法性及法律依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股东间没有管理或从属关系,股东大会原则上无法对股东进行处罚。股东完成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义务后,并不受股东大会决议的处罚。但是,如果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或授权,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股东会决议不必
-
公司股东出资比例纠纷范文
-
母公司和控股股东的区别
-
公司股东退股怎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