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日,原告***入住陕西***医院待产,当日22时***出现胸闷、气短,并昏厥一次。2010年7月3日10点45分,通过剖腹产手术分娩活体男婴,医院婴儿记录记载,婴儿体重3000g,一般检查项目中:口——唇周围发绀,阿氏评分9—10—10。11点婴儿返回病房,11点05分,家长发现孩子不睁眼睛,并且口鼻发绀,与护士联系反映情况,护士看后未作检查也未向医生报告婴儿情况。随后家长一直找护士反映孩子口鼻发绀严重,家长向护士要求让医生为孩子诊治,护士说:医生在做手术没时间看孩子。匆匆离开病房。后家长又多次找到护士反映孩子情况,均未引起护士重视,对孩子亦未作任何检查救治。13点左右医生做完手术后,家长再次要求医生为婴儿诊治,医生检查发现婴儿口鼻发绀严重,并且出现浑身青紫,呼吸困难,在此情况下,医生没有为婴儿做必要的检查更没有为疾病做任何抢救措施。随后医生联系医院转院,转院时护士打饭换衣服拖延时间,转入省人民医院时已经是13点59分。入省**医院后,医生就告知家属,婴儿因抢救不及时已经病危。在医生接诊后不到五分钟,患儿就出现吐血的情况,并出现呼吸暂停。后婴儿于出生当日21点51分抢救无效死亡。
一、患儿10:45分出生至12:30分之间,被告医院医务人员对待患儿严重不负责任,家长多次要求治疗,医务人员没有对患儿检查、治疗,延误患儿病情,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二、在12:30分医院开始给患儿治疗时,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当,造成患儿得不到及时救治。从而进一步加重患儿的病情,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相关规定。
抢救危重病人就是医师的职责,被告医师、护士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医生的执业道德,延误患儿病情,造成患儿死亡的严重后果。
本案中,医方在诊疗过程中,严重违反常规,不认真履行充分注意义务,相关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主管医师对病人缺乏责任心,导致严重的人身损害后果,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依照国务院《关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规定,被告医院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儿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延误病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的严重后果。因此,被告医院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各位专家,请客观地指出本案中医疗行为的过失与不足,给患方一个公正的鉴定结论,以保障患者合法的权益,从而促使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自我纠错,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
此致
******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
陕西至正律师事务所
于洪-跃律师
二┮灰荒耆月七日
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及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方式。患者的续医费用支付方式并非一次性结算,需以专家鉴定组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为依据。继续治疗费的计算复杂,涉及将来必然发生的费用。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涉及平均生活费、赔偿年限、赔偿系数和伤残评定时间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北京某医院因医疗过错导致新生儿患三级伤残的纠纷。杨女士在该医院分娩时,因医院催产素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新生儿出生缺氧并患有多种疾病。经过鉴定和法院审判,医院需承担部分责任并赔偿患方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共计数十万元。
医疗过错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医疗过错行为在诊疗阶段和病历记载中的常见违规行为以及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常见违规行为。并讨论了如何确定医疗过错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医疗过失行为的参与度是确定损害赔偿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