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程序
时间:2025-02-23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是什么?具体程序又是什么?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程序。
一、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的规定,医疗事故赔偿涉及项目、标准计算以及给付方式。在进行诉讼或索赔时,若诉讼请求过高,将导致不必要的诉讼费用和其他开支增加;若诉讼请求低于实际损失,又无法完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及其他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若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在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及其他民事责任争议时,应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根据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若已确定为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的请求,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应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原则,并根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经调解,若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应制作调解书,并由双方当事人履行;若调解不成或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将不再进行调解。
二、医疗事故赔偿程序
1、鉴定医疗事故。2、由医学会提供医疗事故鉴定报告。3、根据《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医疗事故赔偿基数。4、计算赔偿总额。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 = 上述11项所加总额 ×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5、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进行赔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
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非法行医罪是违反医疗管理法律、法规,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而医疗事故罪则是在合法的诊疗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两者在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存在差异,非法行医罪主体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疗事故住院期限及赔偿
医疗事故住院期限及赔偿的相关问题。住院期限没有具体规定,赔偿数额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用等。医疗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用于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伤带来的医疗风险。
-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用的计算方式、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多个方面。对于不同的费用和赔偿项目,标准根据患者病情和收入状况有所不同。同时,还规定了参与处理医疗事故的患者近亲属的相关费用计算方法。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具
-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
-
一、打架赔偿标准的法律规定
-
医疗纠纷赔偿账务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