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患双方均需有协商的意愿。
2. 医患双方在各项条款上需达成一致意见。
1. 患方合法主体:
患者本人或其授权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者的监护人;死者的合法继承人。
2. 医疗机构的主体:
建立医患关系的医疗机构或其法人。
3. 协议应当为双方自愿,不得有欺诈、胁迫等行为。
4. 协议条款不得违背我国法律。
1. 患方签约的主体不合法:
例如,患者本人为18周岁以上的成人,但协议由其父母签署,且患者不予认可的情况下,协议无效。
2. 医方签约的主体不合法:
例如,协议为医师个人签署。
3. 存在胁迫、欺诈行为:
例如,医疗机构法人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签署的协议。
4. 协议内容违背法律:
例如,为获得保险赔偿而虚构医疗纠纷赔偿。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协议条款应包括:
1. 医患双方的基本情况。
2. 医疗事故的原因。
3. 医患双方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
4. 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
5. 医患双方的签名。
1. 公证。
2. 律师见证。
中国现行法律下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包括自行协商、行政解决和司法裁决三种途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的调解方式,包括指定调委会主持调解、律师或代理人参与、专门设置的调解场所和调解笔录的记录等细节。
医疗事故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行政处理程序和司法程序。当事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程序,司法程序是最终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医疗事故纠纷的调解步骤,包括申请复印病历、提供自述材料、免费咨询、医疗技术咨询细化分析和纠纷调解程序。调解失败时,可免费提供诉讼代理服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中的法律问题和注意事项。文章指出协商前提包括医患双方愿意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合法协商需满足患方和医疗机构主体合法、自愿协议且不违背法律等条件。无效的协商协议包括主体不合法、存在胁迫欺诈行为或协议内容违法等。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协商协议包括
医患纠纷的处理与解决方式。针对医患纠纷中的医疗事故和一般纠纷,文章提出了及时处理的必要性。在举证责任方面,文章强调了医方需要承担证明责任,并指出关键证据的封存与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患者尸体保护和调解申请方面的事项也进行了说明。在确定医疗事故赔偿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