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赔偿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 医疗事故的人身损害赔偿规定

医疗事故的人身损害赔偿规定

时间:2025-03-1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717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医疗事故是由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不认定履行职责造成的,发生医疗事故要进行赔偿,那么医疗事故可不可以按照人身损坏赔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医疗事故可以依据人身损害赔偿规定进行赔偿。这包括对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的赔偿。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医疗事故的赔偿按照以下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 医疗费:根据医疗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所需的治疗费用进行计算,需要提供相关支付凭证。但是原发病的医疗费用不包括在内。如果在结案后需要继续治疗,按照基本医疗费用进行支付。

(二) 误工费:对于有固定收入的患者,根据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进行计算。如果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按照3倍进行计算。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患者,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三) 住院伙食补助费: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进行计算。

(四) 陪护费: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五) 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进行计算。从确定残疾之月起,最长赔偿期限为30年。但是,对于60周岁以上的患者,赔偿期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患者,赔偿期限不超过5年。

(六) 残疾用具费:如果患者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需要提供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进行计算。

(七) 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进行计算。

(八) 被扶养人生活费:限定为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计算。对于不满16周岁的被扶养人,扶养到16周岁。对于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被扶养人,扶养期限为20年。但是,对于60周岁以上的被扶养人,扶养期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被扶养人,扶养期限不超过5年。

(九) 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进行计算,需要提供相关支付凭证。

(十) 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进行计算,需要提供相关支付凭证。

(十一) 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进行计算。对于造成患者死亡的情况,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对于造成患者残疾的情况,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要件

    医疗事故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规,因过失导致患者损害的事故,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规行为、过失行为、人身损害和因果关系。处理程序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论不服可

  • 医疗事故的定义及鉴定

    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类以及责任程度分级。医疗事故是由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法规和规范,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包括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的死亡和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的中度残疾和器官组织

  •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法院在医疗事故鉴定中的权力范围。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没有权力强制要求医患双方或单方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选择权在当事人手中。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经过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且原告仍坚持医疗人身损害赔偿之诉时,法院才会依职权确定正确的法律关系。法律强调当事人的自由

  •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的定义及鉴定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违反相关法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为鉴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需提交相关材料至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包括病历资料、住院患者相关资料、抢救急危患者的补记资料等。医疗机构应提供病历档案,如未

  • 医疗事故罪的刑事构成与量刑标准
  • 医疗损害的构成要件
  • 医疗事故损害的客体及其性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