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 > 因不可抗力导致民事责任免除和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因不可抗力导致民事责任免除和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5-03-16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5133

根据《民法总则》及《合同法》的规定,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民事义务的情况下,当事人不承担或部分免除责任。同时,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下,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若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作为买卖合同的销售方,企业应采取以下方式与客户进行沟通:

1. 发送《不可抗力告知函》

企业应立即排查买卖合同中的交货期及自身生产安排。如果无法按时交货是因为无法如期开工或政府不允许复工,建议企业向客户发送《不可抗力告知函》。该函件应包括客户名称、合同编号、疫情情况、政府通知文件编号内容,以及对企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函件中应明确希望按照不可抗力条款和规定执行合同,并附上政府暂不复工通知。在必要时,可向贸促会或其他相关部门申请开具不可抗力事实证明。

2. 发送《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解除通知》

如果因疫情导致企业无法按照合同交付货物,并进一步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建议企业向客户发送《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解除通知》。该通知应详细说明上述情况,并明确提出解除合同,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作为购买方,企业在收到销售方的第一份通知或经与销售方核实后发现疫情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时,应尽快向销售方发送《解除合同通知》。

在执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多种方式发送通知函

企业在无法按时复工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多种方式发送通知函,而无需仅限于向注册地址发送。

2. 迟延履行后的责任承担

如果因疫情导致迟延履行后停工停产、无法及时发货或送货,应由迟延履行后至疫情发生前的损失由企业自行承担。

以上为根据天津律师协会提供的法律意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违约方主张解除合同的限制

    中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特别是针对合同违约方主张解除合同的限制。合同解除分为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约定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当事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以及因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等情形。作为违约方,不能主张解除合同。合同法定解除条件包括不

  •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

    甲方与乙方因各种原因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内容。协议中明确了双方同意自某年某月某日起解除劳动关系,甲方需支付乙方工资、社保、公积金及经济补偿金等责任。协议还规定了乙方办理离职手续的时间,以及乙方放弃其他诉求的声明。最后,协议生效时间及相关法律效应也做

  • 解除保险合同通知书的撰写要点

    解除保险合同通知书的撰写要点,包括合同订立事实、违约事实、合同约定的解除权、明确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以及保留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文章还提到了保险代理人合同解除通知书的范文及相关知识,包括解除合同的条件。当事人在解除合同的同时,应明确表达解除意图并保留追

  • 旅游行程结束前的合同解除权

    在旅游行程结束前,旅游者解除合同的权利及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者在某些情况下有权解除合同并退还费用。旅行社在行程安排中应明确日程安排、观光娱乐、交通工具及标准、吃住标准、取消行程计划补偿标准等,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合同中的补

  • 股权转让员工如何赔偿?
  •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及注意事项
  • 合同作废的主体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