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性:商号不仅仅是用于商业主体识别的标志,还包含其他信息,如主体性质、价值追求、产品质量、信誉程度、经营状况和企业文化等。
2. 可转让性:商号可以随着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一并转让。但各国一般禁止商号与商业主体分离而单独转让,这与商标的区别较大。企业名称的转让应通过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并报原登记主管机关核准。转让后,转让方不得继续使用已转让的企业名称。
3. 识别性:商号是商业主体用于代表自己的名称,是商业主体相互区别的重要外在标志,表现其独立性的固有特征。具有识别性的商号也是商业主体人格权的客体之一。为了实现商号的识别功能,同行业相同或易混淆商号的登记排除,从而保护商业主体对商号的专有权。
4. 经济性:商号作为商业主体的无形资产之一,在选定和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信息储量,并通过与其他商业主体和公众的接触来公示。商号成为商业主体经营和资信等信息的载体之一,因此具有一定的价值。商号的价值和可能产生的利益构成了商号转让的经济基础。
此外,一个企业可以拥有多个商标,而商号是唯一的。
无形资产的定义、特征和内容。无形资产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具有非实体性、垄断性、不确定性、共享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类型。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无形资产可以增强企业
商号权的保护范围及商号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特征。商号权的保护仅限于已登记注册的商号,商号侵权行为是指同一地区的同业竞争者以不正当竞争为目使用他人相同或类似商号的行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商号的概念和特征,商号是商事经营主体在商事交易中的名称,具有区分不同商
商标与商号的定义、权利冲突的本质、产生原因及构成要件以及判断标准。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本质在于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有合法的形式权利,导致利益冲突。产生原因包括知识产权特点、地域性影响、法律制度不完善等。我国采用“混淆标准”作为判断标准,解决此类冲突需完
商号和商标在功能与作用、表现形式、专用权、有效范围和法律保护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商号代表企业信誉,与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相联系,商标则用于区别不同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商号权相对简单,商标权取得需通过注册等程序。商标有效期可续展,理论上可长期持有,商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