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的财产协议是否有效?
时间:2025-05-20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结婚之前一方的经济比较雄厚,也有比较多的钱,而另一方的经济相对来说比较不好。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一方就担心这段婚姻会让对方有机会瓜分自己的财产,于是在结婚之前就想要跟对方签订一份财产协议。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新民法典与婚姻法的关系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新《民法典》,2020年12月31日前有效的《婚姻法》将失效,与新《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将被新的司法解释取代。
夫妻财产约定的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可以就婚后财产进行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将按照婚姻法规定的原则进行分配,即一人一半。而夫妻婚后约定的财产协议是合法且有效的。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可以约定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种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将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这意味着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那么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如果第三人知道该约定,将以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来清偿。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可以约定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种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将适用婚姻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同样地,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那么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如果第三人知道该约定,将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来清偿。
借款后的财产协议约定
如果在借款之后签订协议约定该借款只属于其中一方个人使用,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所需,那么这样的约定并不会自动具有法律效力。为了确保其有效性,最好让第三人(贷款人)也知道这个协议的存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免除
子女抚养义务的免除问题,指出父母无法以任何理由免除抚养子女的责任。文章提及夫妻财产协议中关于子女抚养责任的约定,以及夫妻间各自承担债务的约定和扶助义务的免除问题。在约定中需确保债权人知晓,否则可能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同时,即使约定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
-
净身出户的法律含义
净身出户的法律含义及离婚中常见的财产转移前兆。净身出户指离婚时一方要求另一方放弃一切共同财产。常见的财产转移前兆包括未雨绸缪、暗渡陈仓和桃僵。为防范和补救这些问题,应注意收集证据,包括掌握对方开户银行和资金流向等。
-
离婚财产分割原则
中国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包括均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考虑离婚原因和是否存在法定过错等因素。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净身出户的概念和实际情况,指出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个词,并且一方要求对方净身出户并不符合法律规定。即使存在外遇行为,法官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判决。
-
婚前协议约束力的法律分析
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及注意事项。婚前协议旨在约定双方财产和债务范围,避免离婚或一方死亡时的争议。协议具有法定约束力,但内容必须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涉及离婚、欺诈或违法条款的协议无效。签订婚前协议需注意提前准备、寻求专业帮助
-
婚前协议书的定义和内容
-
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而形成夫妻关系
-
婚内财产协议的定义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