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留下的个人财产和根据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它包括积极遗产和消极遗产。积极遗产指的是死者在生前拥有的财物和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权益,如债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益等。消极遗产指的是死者在生前所欠的个人债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的范围主要是生活资料,也包括法律允许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
世界各国民法确定遗产的范围和价值时,是以继承开始时的法律事实为准,即被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见失踪和死亡宣告)。在中国,通常由继承开始地点的继承人负责通知其他继承人、遗赠受赠人和遗嘱执行人关于被继承人死亡的事实。保存遗产的人有责任妥善保管遗产,不得擅自处理、隐匿和侵吞。如果没有继承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或者知道但无行为能力又无法定代理人进行通知和管理的情况下,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公证机关应负责通知和保管遗产。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特征才能成为遗产。首先,它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次,它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最后,它必须是合法财产。遗产包括以下几项:
这包括工资、奖金、存款利息、从事合法经营所得的收入,以及继承或接受赠予所得的财产。
这包括公民拥有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这指的是公民在宅基地上自种的树木和自留山上种的树木,以及拥有的牲畜和家禽。
这指的是公民自己收藏的书画、古玩、艺术品等文物和图书资料。对于特别珍贵的文物,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这包括农村承包专业户的汽车、拖拉机、加工机具等,以及城市个体经营者、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在内地投资所拥有的各类生产资料。
这指的是基于公民的著作被出版而获得的稿费、奖金,或者因发明被利用而取得的专利转让费和专利使用费等。
这包括公民拥有的国库券、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以及复员、转业军人的复员费、转业费,以及公民的离退休金、养老金等。
汽车牌照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问题。随着《民法典》的生效,车牌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因为它只是车辆的标识,属于许可证。而机动车作为一种财产,可以继承。遗产范围包括公民的各种财产和法律允许的所有生产资料等。根据法律规定,某些财产不得继承。
遗产分配权的代理权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遗产分配权。同时,放弃继承权是继承权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示,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书面方式更慎重,有助于稳定遗产再分配。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应如何按照法定继承程序处理。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按照一定顺序继承。遗产分割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可协商或请求基层组织调解。继承人的遗产分割权需遵守诉讼时效规定,且未放弃继承且未进行遗产分割的继承人,可对遗产以
《民法典》生效日期下老人遗产的分割问题。首先提及《民法典》替代了原先的《继承法》,并明确了遗产继承的顺序。在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按照遗嘱规定继承;若无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由配偶、子女、父母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若无则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